福穆薩真理國國徽旗(National Emblem and Flag of Formosa)

2010年3月10日 星期三

羌姜秦和蚩尤

蚩尤

支那史書所記載的古老羌戎胡狄人,他們是最早與內支那地區(Inner China or China proper)的農業部族交戰的游牧部族。

羌(Qiang or Chiang),依據支那象形文字,上字羊下字人,羌人應是與牧羊有關的部族。羌人的根據地在古支那秦地(Qín or Ch'in),也就是現今中國(Chung-kuo)陝西省地區。秦,上字羌字形下字禾,秦地原意應是牧羊和農耕並存之地。

依據支那最早的國別史書「國語」的記載:「昔少典娶于有蟜氏,生黄帝、炎帝。黃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生而異德,故黃帝為姬,炎帝為姜。」姬,依據支那象形文字,左字女右字臣,臣字原意為事奉君主的奴役。姬字原意為臣妾,姬水原意應是鄰近臣妾部族居住的河川。姜,上字羊下字女,姜姓應是與牧羊有關的部族,也就是羌族。姜水原意應是鄰近牧羊部族居住的河川。姬水與姜水位於現今中國陝西省境內,也就是在羌人的根據地古支那秦地。

炎帝

依此,支那史書所記載,黃帝應是臣役部族的後代,炎帝則是牧羊部族的後代。他們依母系社會的傳統來分姓,兩人同是少典的後裔,少典原本應是出身自游牧民族,炎帝繼承游牧的祖傳產業。隨著當時羌人居住的地區,游牧社會逐漸轉為強勢墾居的農耕社會,羌地成為種禾的秦地。游牧的牧羊部族不可避免與農耕的臣役部族為爭奪土地利用而交戰。這是支那大陸游牧部族與農耕部族長久交戰的開始。

歸納支那傳說故事的史書記載:炎帝部族與黃帝部族發生阪泉戰役,黃帝擊敗炎帝。之後,同屬於炎帝姜姓部族的蚩尤,再次集結部族武力與黃帝部族交戰,發生涿鹿戰役,黃帝擊潰蚩尤。蚩尤戰敗被殺後,所屬的部族遷離古支那秦地。支那大陸的中原成為黃帝部族後裔強勢墾居的農耕社會。中原以外,依舊是游牧部族的領地。

黃帝

農耕的黃帝部族戰勝後,黃帝成為支那人共同的唯一先祖,他被敘述描繪,甚至是神化為完善的天子典型,無論是文武官制度,曆法天文造字醫學,各種食衣住行的發展,都與黃帝有關。游牧部族的炎帝與蚩尤則被後來的支那人敘述描繪成面相醜陋,形像如同野獸的人物。

雖然在支那大陸中原地區,蚩尤被後來自稱為漢族的黃帝部族後裔敘述為惡形惡狀奇醜的人物。但是在中原以外,南方的苗族和東北方朝鮮半島的朝鮮族,則視認蚩尤如同是他們的黃帝一般來崇拜。

支那的原意是羌人的領地
支那(Chi-na or Sina)源自於古印度梵文(Vedic Sanskrit)的Cīnā,用來稱呼亞洲東北方的支那大陸。後來,Cīnā經由波斯傳到歐洲轉為Chi-na。後來,古印度梵文的Cīnā也經由佛教經文的翻譯為支那文的「支那」。

Cīnā源自於Ch'in,也就是秦地。秦地原是羌人游牧的根據地,也是自稱為炎黃民族或華夏民族的支那人的起源地。依據支那史書的記載,炎黃的出身都是秦地的羌人;支那第一個皇朝夏國是由禹建立,禹的父親是鯀,鯀的姓是姬,他是源自於羌人黃帝和螺祖的兒子昌意所生的後代。歸結支那史書的記載,「支那」原意是秦地,也就是游牧部族羌人的領地(Land of the Chiangs)。

:內支那地區是指不含現今支那大陸的滿州和蒙古利亞和東突厥斯坦(East Turkestan)以及圖博(Tibet)地區,也就是支那傳統稱為關內地區。內支那以外,稱為外支那(Outer China),也就是支那傳統稱為關外地區。內支那地區是自稱為炎黃民族或華夏民族或漢人的農業部族建立國家皇朝的領域。
自古以來,內支那地區或分裂成分立的王國或統一成帝國或被外支那地區的強大游牧部族入侵。現今內支那地區由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統治,外支那地區的滿州和東突厥斯坦以及圖博也歸由中國統治。蒙古利亞由蒙古國統治。
:秦,無論是在發音和字形,都與羌姜類似,這三個字都有羊字形。
:依據支那史書的記載,最早是神農氏教導古支那人農耕。由於年代久遠和口述訛傳,不同年代的支那史書有不同的說法。有說神農氏就是炎帝,同樣姓姜,或是炎帝和黃帝都是神農氏的後代。依據古支那傳說故事,神農氏嚐百草找出藥物。有此一說,薑就是神農氏以自己的姓氏姜來命名。
:一說或是源自於秦王國。但是,依據支那史書的記載,秦王國的建立約在西元前778年的春秋戰國時期,當時在支那大陸已經有許多王國分立。何獨單以秦王國來指稱支那大陸?口語在先,文字在後,古印度梵文的Cīnā在文字出現前,早已經口語存在更久。因此應該是指秦地。
另外,春秋戰國時期的王國是由周國(Zhou or Chou)封建而來。周國皇朝姓氏為姬,也是源自於秦地的羌人黃帝。

延伸閱讀:
蒙古帝國(Mongol Empire)簡史(上)
沒有歐洲帝國,也沒有支那帝國

沒有留言:

網誌存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