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穆薩真理國國徽旗(National Emblem and Flag of Formosa)

2010年3月12日 星期五

英法百年戰爭(二十三)

Constantinople

羅馬教廷大分裂(五):君士坦丁的新羅馬城
西元305年5月,羅馬帝國四帝共治時期的東奧古斯都迪歐克雷提恩和西奧古斯都麥西米恩同時休退,東凱撒蓋勒瑞斯和西凱撒君士坦丟斯接任奧古斯都,而凱撒的空缺則由蓋勒瑞斯的外甥麥西米楞斯(Maximinus)和他的摯友塞佛魯(Severus II)填任。這是蓋勒瑞斯為了鞏固自己是東奧古斯都,可以有如同迪歐克雷提恩的權力,主導整個帝國的統治。如此野心的安排,使四帝共治的體制很快就瓦解。

五帝爭位
東奧古斯都蓋勒瑞斯野心佈置的四帝共治,將前後兩任西奧古斯都麥西米恩和君士坦丟斯的兒子排除在外。麥西米恩的兒子是麥森丟斯(Maxentius),君士坦丟斯的兒子是君士坦丁(Constantine,the Great)。在蓋勒瑞斯接任為東奧古斯都後,一直以如同人質身份在東奧古斯都皇庭擔任軍團將領的君士坦丁,倍感威脅和不安。他的父親西奧古斯都君士坦丟斯請求蓋勒瑞斯允許君士坦丁到他的身邊共同領軍到不列顛與皮克特人(Picts)作戰。
西元305年夏天的一個夜晚,在灌醉蓋勒瑞斯後,君士坦丁終於得到允准許可,他隨即日夜不停騎馬逃往他的父親君士坦丟斯的西奧古斯都皇庭才有安全和倚靠。父子兩人在高盧會合後,隨即渡海到不列顛。在他們一起領軍與北方的皮克特人作戰的期間,君士坦丟斯病死,他的兒子君士坦丁在他的軍團將領部屬的擁立下,自行接任為西奧古斯都。在君士坦丁自稱為奧古斯都後,高盧和不列顛隨即歸服在他的統治下。

君士坦丟斯君士坦丁

他接繼了他的父親的西凱撒統治領域。之後,他又逐漸收服了伊比利亞半島。西元306年,他在帝國西部統領命令著最大的羅馬軍團勢力作為後盾,君士坦丁隨即告知東奧古斯都蓋勒瑞斯,他在他的父親死後接任為西奧古斯都。蓋勒瑞斯得知後,非常憤怒。但是在幕僚的平撫建議下,蓋勒瑞斯只能以改承認君士坦丁為西凱撒,來避免可能引發的內戰。雖然西奧古斯都改由西凱撒塞佛魯來接任,君士坦丁接受填任為西凱撒的合法封銜。他正式成為共治羅馬帝國的四帝之一。他完全接繼了他的父親的西凱撒封銜,更且又擴張了伊比利亞半島的統治領域。
他還率領羅馬軍團擊退越過萊茵河進犯高盧東北邊境的日耳曼蠻族法蘭克人,並且俘虜了兩個法蘭克蠻王。雖然他的母親海倫是個虔誠的基督教徒,他也接續他的父親君士坦丟斯對基督教徒採取寬容的對待,君士坦丁對日耳曼蠻族是殘忍的,他將戰敗被俘虜的兩個法蘭克蠻王和他們的兵士活生生的在首都奧古斯塔˙特雷瓦羅倫的競技場中餵食猛獸,來誇耀他的凱旋勝利。

麥西米恩麥森丟斯

同樣曾經是西奧古斯都的兒子,麥森丟斯在得知君士坦丁正式成為共治羅馬帝國的四帝之一的情事後,相較之下,麥森丟斯為自己的一無所成,感到忿妒和不滿。更何況,他不只是退位的西奧古斯都麥西米恩的兒子,他還是現任東奧古斯都蓋勒瑞斯的女婿。於是,他在羅馬城叛亂篡稱為奧古斯都。蓋勒瑞斯得知後,遣命剛接任西奧古斯都的塞佛魯從首都米地亞蘭姆領軍前往羅馬城敉平麥森丟斯的篡亂。雖然塞佛魯被提拔接任為西奧古斯都,但是他所能統治的領域僅有義大利半島北部,並且他所率領的還是麥森丟斯的奧古斯都父親麥西米恩的軍隊。在得知他的兒子試圖接繼成為奧古斯都或凱撒,已經休退的麥西米恩復出前往羅馬城支持他的兒子麥森丟斯。為了拉攏他的父親麥西米恩的軍隊,麥森丟斯提議他們父子兩人一起篡稱為西奧古斯都。已經休退的麥西米恩接受他的兒子的提議。

結果,西元307年,塞佛魯率領著依然效忠於麥西米恩的平亂軍隊,輕易地被麥森丟斯用金錢收買而叛離。塞佛魯率領著僅剩的軍隊倉皇撤退,後來被麥西米恩以保證保住性命的條件來勸降。有名無實的西奧古斯都塞佛魯投降後,隨即被麥西米恩父子囚禁。

Photobucket蓋勒瑞斯

在得知他的摯友有名無實的西奧古斯都塞佛魯投降被囚禁後,東奧古斯都蓋勒瑞斯親自領軍西往羅馬城敉平篡亂。在得知東奧古斯都蓋勒瑞斯領軍兵臨羅馬城,篡皇麥森丟斯處死被囚禁的有名無實的西奧古斯都塞佛魯。麥西米恩父子並再次運用金錢賄誘的招降方式,離間慫恿蓋勒瑞斯的軍團軍隊叛離。蓋勒瑞斯見情勢不利,隨即先撤退整軍對峙。
在兩個奧古斯都陣營對峙期間,為了避免遭到可能的圍擊,麥西米恩前往高盧尋求西凱撒君士坦丁的承認和結盟。麥西米恩將他的女兒芙絲塔(Fausta)嫁給君士坦丁,並且承認提升君士坦丁同為奧古斯都的權階。如此種種作為,麥西米恩希望藉此來得到君士坦丁承認他的兒子麥森丟斯是奧古斯都,並且在有戰事的時候可以派軍援戰。

身經百戰又審察世故的君士坦丁為了獲得奧古斯都封銜的承認,他和他原來的妻子離婚,改娶芙絲塔。並且精明又巧妙地,一方面承認麥西米恩父子的奧古斯都帝位,另一方面避免介入義大利半島的任何戰事。他隨即從高盧渡海到不列顛,遠離是非戰亂的義大利半島,並且他調遣在高盧的軍團部隊去萊茵河邊境和日耳曼蠻族作戰,而不是在帝國境內進行內戰。如此種種,加上他寬赦先前遭到迫害的基督信徒,君士坦丁將會在羅馬帝國西部疆域得到人民的愛戴和堅定的支持。

西元308年春天,回到羅馬的麥西米恩企圖卸除他的兒子麥森丟斯的奧古斯都權位,他意想不到軍團軍隊已經完全效忠麥森丟斯而不聽他的命令。麥西米恩倍感羞辱和不安,他隨即西往投靠他的女婿君士坦丁。
西元308年11月11日,為了修復帝國已經混亂的四帝共治體制,蓋勒瑞斯邀集已經休退的前任東奧古斯都迪歐克雷提恩和再次復出的西奧古斯都麥西米恩在多瑙河流域的一個軍營共同會商。最後達成決議,麥西米恩必須休退,他的兒子麥森丟斯是不合法篡皇,他的女婿君士坦丁回降為西凱撒的權階,另外再提舉長期效忠蓋勒瑞斯的同儕將領李西紐斯(Licinius)為西奧古斯都,蓋勒瑞斯的外甥麥西米楞斯仍然是東凱撒。
這種四帝共治的新安排,使兩個凱撒君士坦丁和麥西米楞斯不滿,因為他們早已經接任為正式合法凱撒,即使不被承認為奧古斯都,在前任的西奧古斯都死後,也應該是他們晉升接任為奧古斯都,而不是平白由李西紐斯插入接任。為了平息兩個凱撒的不滿,蓋勒瑞斯另外又封授一個折衷的頭銜「奧古斯都之子」(filius Augusti ,son of the Augustus)來安撫他們。但是他們都拒絕這個多餘又羞辱的頭銜。

他在帝國西部統領命令著最大的羅馬軍團勢力作為後盾,並且他有著廣大人民的愛戴和堅定的支持,君士坦丁自認他無須得到其他人的承認,他就是奧古斯都。他繼續在他的錢幣上鑄造著他的奧古斯都肖像,無視其他不承認的人認為他應該是凱撒。
在被迫勸必須休退後,麥西米恩無處可去,只得投靠他的女婿君士坦丁,而他的兒子麥森丟斯則繼續實際(de facto)統治著義大利半島和非洲行省,無視其他不承認的人認為他是不合法的篡皇。新接任的西奧古斯都李西紐斯不知如何收奪回法理(de jure)歸屬於他的統治領域。但是棘手的對峙情勢很快就有轉變。

:在羅馬帝國四帝共治體制中,西奧古斯都的首都是米地亞蘭姆(Mediolanum),位於現今的義大利米蘭。西凱撒的首都是奧古斯塔˙特雷瓦羅倫(Augusta Treverorum)位於現今德國的特里爾。詳見:英法百年戰爭(二十二):基督徒的大迫害

米爾費恩橋戰役


西元310年,已經被迫勸必須休退的麥西米恩率領一支屬於君士坦丁的軍隊南往防衛邊境,阻擋他的篡皇兒子麥森丟斯可能會發動的攻擊。未料,麥西米恩再次休而不退,謊稱君士坦丁已經死亡,並賄誘軍隊轉投靠他。未料,大多數的軍隊將士堅定效忠君士坦丁拒絕賄誘,並且通報正在高盧萊茵河邊境領軍與法蘭克人作戰的君士坦丁。麥西米恩眼看情勢不利逃往馬西里雅城(Massilia)。君士坦丁知道叛變情事,立刻停止與法蘭克人作戰,領軍趕南往征討。馬西里雅城民暗中開啟後門讓君士坦丁領軍進入城內。他沒有處決他的岳父,但是迫脅麥西米恩自己上吊自殺。
在得知麥西米恩死後,麥森丟斯隨即揚言要為他的奧古斯都父親復仇。君士坦丁為了美化自己的聲譽,昭告人民這是家族裡的悲劇,謊稱宣傳:原本君士坦丁已經原諒他的岳父麥西米恩,但是麥西米恩竟然反過來想要謀害他,這件陰謀幸好被他的妻子芙絲塔,也就是麥西米恩的女兒揭發,奧古斯都君士坦丁才逃過一劫,麥西米恩在東窗事發後自殺。
即使君士坦丁有如此種種的家族悲劇故事,麥森丟斯仍然要為他的休而不退的奧古斯都父親復仇。面對如此帝國內戰隨時可能爆發的情勢,此時病重的東奧古斯都蓋勒瑞斯無力處理。

西元311年,位高權重的東奧古斯都蓋勒瑞斯病死,蓋勒瑞斯臨死前撤銷所有大迫害基督徒的告令,在他死後,帝國內戰隨即爆發,四帝共治體制瓦解。為了先收領原屬於東奧古斯都統治的帝國東部領域,最先得知蓋勒瑞斯死訊的麥西米楞斯集結軍隊圍堵李西紐斯,之後兩人協議分治帝國東部疆域。在帝國東部燃起戰事期間,麥森丟斯也立即集結軍隊準備攻擊君士坦丁。君士坦丁為了避免被圍擊,他先與李西紐斯結盟,他將他的同父異母妹妹嫁給李西紐斯。君士坦丁和李西紐斯的結盟,使麥西米楞斯倍感威脅和不安,於是他和義大利半島的篡皇麥森丟斯軍事結盟來對抗。

相互猜忌彼此提防的結盟並不穩靠,帝國境內四個領域間的通輸停止,但是軍事堡壘構事隨處可見,羅馬帝國境內的所有人,無時無刻都在擔憂戰爭何時會開始。在義大利半島的麥森丟斯整軍集結約有10萬兵員,而在高盧的君士坦丁由於必須分撥軍隊留守高盧和不列顛邊境防止蠻族趁機入侵,因而可以集結動員作戰的軍隊最多僅約40000兵員。兵分兩用又敵我懸殊,他的幕僚和將領建議採取守勢,甚至連他的占卜師也預言如果貿然先起兵攻擊,將會引來大災難。出乎意料,他深覺他有著莫名神奇力量的庇佑,他鼓舞他的軍團將士堅信確實如此神奇。於是,君士坦丁不顧任何阻勸和預兆,主動出兵攻擊麥森丟斯的義大利半島。

西元312年春天,君士坦丁領軍越過阿爾卑斯山先發攻擊,在夏天結束前他已經佔領了義大利半島北部。之後,他一路勢如破竹直擊進往羅馬城。出乎意料,麥森丟斯竟然沒有在堅固高聳的羅馬城牆內採取防守戰術來消耗敵軍的戰力,而是親自領軍出城應戰。據傳,麥森丟斯之所以如此出乎意料,是因為他聽從他的占卜師的勝戰預言。西元312年10月28日,兩軍在臺伯河上的米爾費恩橋(Milvian Bridge)交戰,君士坦丁的軍隊擊潰麥森丟斯的軍隊,麥森丟斯在兵荒馬亂的激烈戰事中跌入臺伯河溺死。在他的屍體被打撈上岸後,隨即被斬首,他的頭顱被君士坦丁的軍隊拿來遊街展示慶祝勝利,後來再被送往非洲迦太基(Carthage)。如此莫名神奇的君士坦丁大帝,除了高盧和不列顛以及伊比利亞半島,又再收領義大利半島和非洲行省以及其間的大小島嶼。整個羅馬帝國西部疆域已經在他的統領之下。

:馬西里雅位於現在法國南部的馬賽(Marseille)。
:迦太基城邦,羅馬人稱為布匿西(Punici),位於現今非洲北海岸的突尼西亞共和國,與羅馬隔海相望。迦太基的建城時間比羅馬要早,由腓尼基人(Phoenician)所建立。腓尼基人原來是住在迦南北方一帶,也就是現今的黎巴嫩、敘利亞、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的沿海一帶。與希伯來人不同,腓尼基人是個多神教,他們擅長海上的貿易。

迦太基的建城故事相當傳奇:原來是迦南腓尼基人泰爾王國(Tyre)公主的女皇伊莉莎(Queen Elissa,在羅馬史詩中稱為蒂朵Dido)。在她的父王去世之後,她的哥哥庇格馬里翁(Pygmalion)為了獨攬統治權力而排擠威脅她,並把她的丈夫殺死。伊莉莎帶著部屬家僕和金銀財寶流亡逃難到北非海岸。她上岸後,她向當地的部落酋王請求給予她一塊牛皮所能覆圍的土地來容身,酋王答應了這個請求。狡慧的伊莉莎將牛皮切割成綿長的細線,圈圍出一座山頭的土地來建城容身。這就是後來海上貿易興盛和擁有強大海軍的迦太基城。
在希臘和羅馬的神話史詩中,在特洛伊城邦被希臘人以木馬戰術攻陷後,曾經是特洛伊戰爭(Trojan War)的英雄艾尼亞斯(Aeneas)和敗戰的部眾,他們在流亡逃難途中經過迦太基。女皇伊莉莎愛上艾尼亞斯,並希望他們可以定居在迦太基,但是伊尼亞斯和特洛伊人不告而別到義大利半島。之後,他們在義大利半島建立了羅馬城。被背叛的伊莉莎忿怨難堪而在火葬祭台上以刀刺胸口自殺,並詛咒要迦太基人永遠與忘恩負心的特洛伊人敵對。

而依據考古的發現,特洛伊城邦位在現今土耳其的小亞細亞,也就是古希臘時期的安那托利亞區域。經過考據特洛伊約在西元前13世紀滅毀。但是根據羅馬史書的記載,迦太基約在西元前814年建城,羅馬也是約在同時期建城。除非是神話故事,不然女皇伊莉莎是不會和艾尼亞斯有段負心背叛的戀情。雖然如此,無論如何,怎麼看,都還是神話史詩的故事比較生動有血有淚又扣人心懸。


艾尼亞斯為迦太基女皇伊莉莎講述特洛伊戰爭

雖然農業和商業興盛,而且幾乎壟斷地中海的海上貿易而富裕,但是迦太基城邦的歷史多災多難。在希臘和羅馬兩個大帝國強大崛起後,迦太基都必須和這兩個帝國爭戰。西元前264年到前146年期間,迦太基與羅馬發生了3次布匿戰爭(Punic Wars)。迦太基戰敗而滅亡。
後來在西元439年,日耳曼汪達爾人蠻王蓋澤列克發軍攻取迦太基城,又在此建立王國首都,並開始發展海上武力。西元455年,蓋澤列克率軍艦渡海到義大利半島洗劫羅馬城。詳見:英法百年戰爭(二):日耳曼蠻族大入侵

新羅馬城君士坦丁堡
他以基督教徒的身份凱旋進入羅馬城,他輕忽必須在朱比特神殿(Temple of Jupiter)獻祭的傳統慣例。但是他重新禮敬羅馬元老院,回復以往元老貴族在帝國的地位,保證對麥森丟斯的支持者沒有任何復仇,並召回被放逐流亡的人,釋放被關進牢裏的政治犯。如此種種作為,使羅馬元老院貴族們,稱呼君士坦丁為偉大的奧古斯都。

隨後的幾年期間,偉大的奧古斯都君士坦丁逐漸以優勢的軍力壓制其他的兩個分治帝國東部疆域的奧古斯都。西元313年,君士坦丁連同原先是西奧古斯都的李西紐斯(Licinius)一起頒佈米蘭詔令(Edict of Milan),賦予基督教合法的地位,停止所有對基督徒的迫害,羅馬帝國境內的人民可以公開自由的信仰基督教,並賠償基督教會先前遭受迫害的損失。
在簽議米蘭詔令期間,另一個東奧古斯都麥西米楞斯從敘利亞率領約70000兵員軍隊突擊李西紐斯統轄的疆域。李西紐斯趕往領軍應戰,他在奇拉倫戰役(Battle of Tzirallum)中擊敗了麥西米楞斯。在逃亡的途中,麥西米楞斯可能是因為絕望病死或是被毒死。

麥西米楞斯

原本四帝共治下的廣大羅馬帝國,切分西東由君士坦丁和李西紐斯分別治理。如此二帝共治維持不到一年,西元314年開始,雙方的關係迅速惡化,接連幾年有戰事發生。西元320年,東奧古斯都李西紐斯反悔不承認米蘭詔令,並且再告令執行另一次迫害基督徒。帝國又開始隱發大規模內戰。
西元324年,李西紐斯聯合日耳曼哥德蠻族傭兵,君士坦丁聯合法蘭克蠻族傭兵,雙方展開海陸戰爭。君士坦丁和法蘭克蠻軍接連在幾次戰役中戰勝,最後在克瑞索波利斯戰役(Battle of Chrysopolis) 中,擊潰李西紐斯聯軍。以獲得保住性命的保證,李西紐斯向君士坦丁投降。在此之後,君士坦丁認為老舊的羅馬城,距離富裕又經常發生戰亂外患的帝國東部疆域太遠,於是,他決定將帝國首都遷往背靠臨山兩面臨海易守難攻又遏阻歐洲大陸連結亞洲大陸通道的拜占庭(Byzantium)

Licinius李西紐斯

西元325年,君士坦丁以李西紐斯意謀集結蠻族軍隊判反,將他處死。自此,整個羅馬帝國完全歸由君士坦丁一人統治。他是第一位基督信徒的奧古斯都。

雖然整個羅馬帝國完全歸由偉大的奧古斯都君士坦丁一人統治,但是家族裡的悲劇再次發生。西元326年,他的第二任妻子,麥西米恩的女兒芙絲塔控訴謊稱他的前妻所生的凱撒長子克瑞斯普斯(Crispus)誘淫她,並且她還賄賂貴族元老作證確有此事,圖謀可以使她的兒子取代成為凱撒。君士坦丁依據羅馬法律不得已將自己的兒子克瑞斯普處死。在他的兒子被處死後,他的母親海倫娜(Helena)明查暗訪事情的真相,為時已晚揭穿芙絲塔的訐私陰謀。他的母親海倫娜促命他也必須依據羅馬法律將他的妻子處死。最後,君士坦丁命令將他的第二任妻子芙絲塔悶死在高熱的浴室裡。

同樣在西元326年,如此家族悲劇連連的奧古斯都君士坦丁出資,在羅馬城殉教的傳教使徒彼得的墓地上動工興建起大教堂。經過7年,西元333年,聖彼得大教堂完工。
在羅馬的彼得教堂興建期間,西元330年,君士坦丁在拜占庭親自規劃督建的新首都完工。他命名這個新首都為新羅馬城(Nova Roma)。西元337年,在他死後,新羅馬城被敬稱為君士坦丁堡(Constantinople)。又由於他和他的母親海倫娜對於基督教後來成為羅馬國教的貢獻,他們母子兩人一起被祝封為聖君士坦丁和聖海倫娜。


聖君士坦丁和聖海倫娜

:奇拉倫(Tzirallum)約位在現今土耳其塔克達(Tekirdag)。
:克瑞索波利斯(Chrysopolis)約位在現今土耳其伊斯坦堡(Istanbul)。現今的伊斯坦堡就是拜占庭帝國時期的君士坦丁堡。
:拜占庭是約在西元前667年由來自古希臘梅迦拉城邦(Megara)的一位殖民探險家拜占(Byzas)所建立。拜占是經由請示德爾斐的阿波羅神喻(the Oracle of Apollo at Delphi)後,依神喻「瞎子對面」(opposite the blind)找到位在通往黑海(Black Sea)的博斯普魯斯海峽(Bosporus)出入口的背靠山兩面臨海的高地,以他的名字拜占來建城。之所以是「瞎子對面」,是因為在對岸亞洲大陸的安那托利亞上有個卡爾西頓城邦(Chalcedon)一定是瞎了,才不會發現對面有個高聳而且地理條件更好的地方。
羅馬帝國分裂成東西兩個帝國後,以君士坦丁堡為首都的東羅馬帝國,又稱為拜占庭帝國。
:詳見:英法百年戰爭(十九):聖彼得的羅馬教廷

沒有留言:

網誌存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