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穆薩真理國國徽旗(National Emblem and Flag of Formosa)

2010年3月12日 星期五

英法百年戰爭(十七)



百年戰爭第一回合:愛德華的戰爭(1337-1360)
西元1337年,英格蘭與法蘭西因為法蘭西加斯科尼領地的統治主權,夾雜法蘭西王位繼承以及法蘭西新接任國王幸運的腓力六世公開支持蘇格蘭,種種新仇舊恨,兩國宣告戰爭。戰爭開始當時,英格蘭約有4百萬的人口,法蘭西則約有1700萬,而且法蘭西是當時公認在歐洲擁有最多作戰騎士的國家。

戰爭初期的幾年期間,英格蘭再度與法蘭德斯的尼德蘭自治聯邦軍隊結盟,經過兩次戰役毫無進展後,西元1340年初,雙方解除聯盟關係。此時,英格蘭王家政府因為必需支付給給神聖羅馬帝國各親王的助戰軍事補貼,以及供養海外作戰的英格蘭軍隊,已經導致財政困乏。不僅於此,法蘭西海上的熱那亞(Genoa)傭兵艦隊幾乎暢行無阻所向無敵,英格蘭海岸不斷的遭到襲擊洗劫。愛德華三世在英格蘭的國王威望,一落千丈。不僅如此,法蘭西的海上艦隊武力封鎖英吉利海峽,切斷英格蘭與歐洲往來的貿易航線,重創英格蘭的經濟,致使英格蘭財政困乏的問題更加雪上加霜。英格蘭舉國上下陷入法蘭西軍隊隨時會登陸侵襲的恐慌。如此岌岌可危的情勢,英格蘭國王愛德華三世反而徵集所有海上船艦轉守為攻,率領大軍登陸法蘭西作戰。一面倒的戰局,就此逆轉。



史路伊斯海戰
西元1340年六月,法蘭西國王腓力六世在已經集結約190艘船艦,準備渡過英吉利海峽侵襲不列顛。面對法蘭西軍隊確定即將來襲,英格蘭國王愛德華三世調集約200艘可進行作戰的大小船艦搶先渡過英吉利海峽到尼德蘭海岸與法蘭德斯的50艘聯邦軍艦結盟會合。雙方各自整軍備戰,法蘭西艦隊裡擅長海戰的熱那亞傭兵將領建議法蘭西總指揮官將船艦駛離停泊的海灣,開往海上進行作戰,法蘭西總指揮官則憂慮英格蘭軍隊可能登陸作戰,決定將大軍留在原地採取防守陣勢。6月24日拂曉,英格蘭國王愛德華三世親率軍艦隊突襲,雙方在西法蘭德斯(West Flanders)和熱蘭遮(Zeeland)之間的史路伊斯(Sluys)海灣交戰。英格蘭軍隊先以徵召自平民的長弓箭兵在船艦上發射利箭,箭雨如同滂沱暴雨襲擊法蘭西軍隊,再分出一隊軍艦自側翼包抄法蘭西軍艦,兩軍在船艦上進行近身利刃血戰。最後,法蘭西軍艦隊被擊潰,並且大部分的船艦被英格蘭擄劫成為戰利品。英格蘭國王以契約制度募集的平民兵士首次擊敗法蘭西國王以封建法制臨時自各地徵召參戰的貴族騎士。
法蘭西在此史路伊斯海戰(Battle of Sluys)慘敗之後,不僅無力渡過英吉利海峽登陸侵襲英格蘭,並且也無力再封鎖英格蘭與歐洲往來的貿易航線。英吉利海峽的海上交通轉為由英格蘭所控制,法蘭西只能在陸地被動防守作戰。

史路伊斯海戰結束後,隔年,西元1341年,位在法蘭西西北,突出臨英吉利海峽與比斯開灣(Bay of Biscay)之間的布列塔尼(Brittany))公國領地,爆發布列塔尼公爵封銜(Title)的繼承問題。有資格繼承布列塔尼公爵銜位的兩個世家貴族,各自找英格蘭國王愛德華三世和法蘭西國王腓力六世來認可。於是,英格蘭和法蘭之間的戰爭,除了加斯科尼領地,另外又再加入布列塔尼領地的爭奪戰,雙方軍隊一連戰打攻防數年,難分勝負。在戰爭過程中,法蘭西軍隊在布列塔尼處於優勢。

克雷西戰役
Photobucket法蘭西騎士進擊英格蘭軍隊

而正當英格蘭國王愛德華三世專注歐洲大陸戰事的期間,蘇格蘭獨立游擊軍隊則在羅伯特一世的長女瑪喬麗(Marjorie)臨死之前剖腹所生的兒子羅伯特二世(Robert Ⅱ)的率領下,趁虛收復蘇格蘭北部。西元1341年六月,遠避法蘭西的蘇格蘭國王大衛二世回到蘇格蘭。羅伯特二世比大衛二世年長,但卻是他的外甥。羅伯特一世本已經預立孫子羅伯特二世為王位繼承人,但在大衛二世尚未出生之後,羅伯特二世變成備位繼承人。但是,在大衛二世遠避海外流亡期間,羅伯特二世一直留在蘇格蘭率領獨立游擊軍隊與英格蘭作戰。羅伯特二世才是實際掌權的蘇格蘭國王,如今大衛二世返回蘇格蘭之後,兩人已經漸漸日生嫌隙。

西元1346年七月,英格蘭國王愛德華三世集結由英格蘭、威爾斯和愛爾蘭兵士組成的英格蘭聯軍,編制有7000兵員的長弓箭隊,1000兵員攜配各種兵器的騎軍,以及1700兵員的長矛步兵,渡過英吉利海峽登陸諾曼地。而法蘭西諾曼地公國領地,正是英格蘭王家的發源地,自西元1066年征服者威廉渡過英吉利海峽征服英格蘭王國繼承王位後,相隔280年,如今金雀花王家的愛德華三世率軍登陸諾曼地,企圖征服法蘭西王國繼承王位。英格蘭軍隊在一日之內急攻拿下卡昂(Caen),而卡昂正是征服者威廉死後埋葬的地方。卡昂在一日之內被英格蘭軍隊攻下,法蘭西國王腓力六世大感震驚,隨即調集更龐大的軍隊防守巴黎。英格蘭國王愛德華三世見敵我人數懸殊,更且處在廣大的法蘭西戰場久據困難,於是放棄直接進攻巴黎,率軍調轉北往尼德蘭方向,沿途如同匈奴蠻族大軍殺燒擄掠洗劫法蘭西北部的鄉村城鎮,用以支應遠征的軍需耗費,同時破壞法蘭西王家財政收入的來源。

西元1346年八月,法蘭西國王腓力六世集結總數約有80000兵員,以及6000兵員的熱那亞十字弩傭兵,幾乎全是舊式的封建騎士軍隊編制。法蘭西聯軍由腓力六世親率北上追擊入侵法蘭西北部的英格蘭軍隊。此時英格蘭國王愛德華三世的英格蘭聯軍,已經再加入由年僅16歲的威爾斯親王黑王子愛德華(Edward,the Black Prince)所率領的新生力軍,兵員擴充總數約為16000兵員,編制有7000兵員的長弓箭隊,4000兵員攜配各種兵器的騎軍,以及5000兵員的長矛步兵,另外還配備有最新式的秘密武器加農砲5門。雙方在法蘭西北部鄰近尼德蘭的克雷西(Crécy)正面殊死戰。

Photobucket愛德華三世指揮作戰

這是一場宣告法蘭西在百年戰爭中悲劇不斷的克雷西戰役(Battle of Crécy),雖然法蘭西騎士軍隊佔有絕對的數量優勢,但是最後英格蘭軍隊以新式的戰術和長弓箭隊一面倒擊敗法蘭西軍隊。法蘭西聯軍傷亡約近30000人,而戰勝的英格蘭聯軍傷亡不到300人。英格蘭的平民兵士再次擊潰法蘭西的封建騎士。

內維爾十字戰役
克雷西戰役結束後,英格蘭國王愛德華三世繼續率領軍隊試圖攻佔卡雷斯(Calais),而卡雷斯港灣隔著英吉利海峽,正是法蘭西最鄰近英格蘭的戰略要地。佔據卡雷斯,英格蘭從此得以安全迅速地自不列顛後援軍輸歐洲大陸。



而正當英格蘭軍隊圍攻卡雷斯期間,法蘭西國王腓力六世採取與蘇格蘭獨立游擊軍隊結盟作戰的方式,試圖在不列顛直接攻擊英格蘭,逼迫英格蘭國王愛德華三世必須將軍隊調回不列顛,以轉劣勢。西元1346年十月,蘇格蘭國王大衛二世在法蘭西軍隊的助戰之下,率領約12000兵員聯軍攻擊形同空城的英格蘭。由於國王與王子以及主力英格蘭軍隊都遠在法蘭西作戰,約克大主教(Archbishop of York)威廉˙佐齊(William Zouche)臨時召集3000兵員的軍隊防衛英格蘭北部。雙方發生內維爾十字戰役(Battle of Neville's Cross),約克大主教威廉˙佐齊率領臨時倉促組成的英格蘭軍隊以寡擊眾擊潰蘇格蘭聯軍,並且還俘虜蘇格蘭國王大衛二世。許多蘇格蘭貴族在內維爾十字戰役中陣亡,羅伯特二世雖然退逃回蘇格蘭,但已經無力威脅英格蘭王國。而英格蘭國王愛德華三世也因為專注在法蘭西戰場而不想與蘇格蘭有任何戰事,既然蘇格蘭國王大衛二世已經被俘虜,原先扶植的傀儡國王愛德華˙巴里奧,已經沒有利用的價值而且又汲汲於討伐蘇格蘭獨立游擊軍隊挑起戰事,於是愛德華三世不再扶植支持愛德華˙巴里奧,改承認大衛二世為蘇格蘭國王。



黑死病
西元1348年,致命黑死病自中亞開始傳播經由熱那亞商船上的黑老鼠身上的跳蚤,經由西西里島載往義大利半島熱那亞開始蔓延侵襲整個歐洲大陸,英格蘭和法蘭西以及全歐洲大陸都無力抵禦黑死病的威脅,至少約有三分之一人口死亡,而其中大部分是貧苦的農奴。農地荒蕪無人耕作,封建貴族大地主被迫將農地出租給自由農夫經營,農地開始可以轉讓耕作權,長久以來整個歐洲的封建農奴經濟制度終於開始瓦解。
而在此黑死病肆虐期間,英格蘭與法蘭西也因此停止大規模戰爭數年。停戰期間,西元1350年,腓力六世去世,他的兒子好人約翰二世(JohnⅡ,the Good)繼位。

三十騎士格鬥


雖然因為黑死病的侵襲,英格蘭和法蘭西停止大規模戰爭,但是布列塔尼公爵銜位的小規模戰爭依然持續。西元1351年,法蘭西國王約翰二世支持的30名騎士與英格蘭國王愛德華三世派出的30名騎士比武對戰,法蘭西騎士在此小規模的格鬥中獲勝,並俘虜比武對戰的英格蘭騎士。在此三十騎士格鬥(Comebat of The Thirty)結束後,除了英格蘭國王愛德華三世付出贖金將戰敗的騎士贖回以外,並沒有決定布列塔尼公爵銜位的繼承歸屬。但是被贖回的英格蘭騎士,卻在日後再度開打的大規模戰爭中,戰功彪炳。


波伊提爾戰役
西元1356年八月,在黑死病瘟疫消退,英格蘭王家財政狀況轉好之後,英格蘭國王愛德華三世的王儲威爾斯親王黑王子愛德華領軍渡海登陸加斯科尼領地,與當地的軍隊聯合北上,沿路殺燒洗劫法蘭西中南部。如同十年前,西元1346年入侵的英格蘭軍隊蹂躪了法蘭西北部。黑王子愛德華進行殺燒洗劫法蘭西中南部期間,法蘭西北部另有一支英格蘭軍隊由蘭開斯特公爵亨利(Henry,Duke of Lancaster)同時登陸諾曼地作戰,一南一北夾擊法蘭西王家。法蘭西國王約翰二世先率領大軍與登陸諾曼地的英格蘭軍隊作戰,在獲知英格蘭主力部隊由加斯科尼一路直撲北上後,約翰二世隨急精簡大軍,率領一支精銳的軍隊南下。

雙方在波伊提爾(Poitiers)面對交戰。英格蘭黑王子愛德華所率領的英格蘭與加斯科尼的聯軍,編制有令人喪膽的2000兵員長弓箭隊,以及4000兵員步兵。而法蘭西國王約翰二世所徵召率領的封建軍隊,編制有3000兵員十字弩箭隊,500名騎士,以及17000兵員步兵。黑王子愛德華運用在十年前在克雷西戰役的實戰經驗,運用地理環境來佈陣,以山林河流為天然屏障減少必須防衛範圍,並以長弓箭隊正面發射連密的冷冽箭雨,再從後方殺出機動迅速攜配各種兵器的騎軍穿梭攻擊敵軍的側翼。
最後,法蘭西國王約翰二世不止重蹈他的父王腓力六世的慘敗覆轍,而且更為難堪,總計法蘭西軍隊約有2500人傷亡,2000人被俘,被俘虜的人當中約有100名騎士,35名貴族,還有法蘭西國王約翰二世。

在波伊提爾戰役(Battle of Poitiers)後,法蘭西國王約翰二世與他的貴族親信被俘虜到英格蘭倫敦,簽下倫敦條約(Treaty of London),將法蘭西西半部領土,也就是英格蘭安茹王家亨利二世時代所擁有,後來被失地約翰丟失的領地,全部歸還給英格蘭,並且解除英格蘭國王擁有這些領地統治主權所連帶擔負的封建臣屬義務,另外法蘭西必須付出鉅額的贖金贖回國王約翰二世。

約翰二世大衛二世

如今,歐洲大陸的法蘭西戰事大勢底定,英格蘭開始與同在不列顛島上的蘇格蘭簽訂條約,雙方達成蘇格蘭必須付出鉅額贖金贖回被俘虜有11年之久的蘇格蘭國王大衛二世。西元1357年,大衛二世回到蘇格蘭後,發現蘇格蘭的貧困無法一次付出贖金,於是以分期付款的方式來履約,換取和平。

布列丁尼條約
在倫敦條約簽訂後,法蘭西三級國會大為不滿,拒絕承認履行國王約翰二世所簽訂的歸還讓地條件。為此,西元1359年十月,英格蘭再次派軍渡海攻打法蘭西,再度攻佔卡雷斯,並且企圖進一步奪佔法蘭西王位。英格蘭國王愛德華父子的企圖,被約翰二世的長子賢智的查理五世(Charles V,the Wise)所阻止。之後,英格蘭愛德華父子與法蘭西王儲海豚親王(Dauphin of France)查理五世,以倫敦條約的內容為基礎再度談判議和,西元1360年,另外簽訂布列丁尼條約(Treaty of Brétigny)。

Treaty of Bretigny

法蘭西海豚親王賢智的查理五世在談判過程中,將法蘭西王國的領土割讓損害降至最低。依據布列丁尼條約,英格蘭放棄繼承法蘭西王位的權利,但是擁有法蘭西西南部最原先屬於阿奎丹公爵的廣大領地,包括基恩和加斯科尼北連波伊多(Poitou)、林墨新(Limousin)以及奎爾希(Quercy),另外在法蘭西北部還擁有卡雷斯和旁修(Ponthieu)。英格蘭國王以英格蘭的國家主權(SOVEREIGNTY)完全擁有這些領土的統治主權(SOVEREIGN)。除此以外,並且達成以法蘭西40名貴族為人質,包括國王約翰二世的次子安茹公爵路易(Louis of Anjou)在內,交換約翰二世回法蘭西籌措鉅額贖金。

在布列丁尼條約簽訂後,第一回合的英法百年戰爭結束,雙方停戰。法蘭西國王約翰二世獲釋回到法蘭西,但是發現法蘭西王家財政已經因為連年的戰亂而破敗不堪,籌措不出贖金。正當東湊西湊,一籌莫展的期間,被交換當人質的法蘭西安茹公爵路易和一些貴族從英格蘭脫逃渡海回法蘭西。如此違約情形,而法蘭西王國也無法付出鉅額贖金,好人約翰二世信守諾言,並避免法蘭西再次遭受戰亂,親自前往英格蘭當人質,最後在西元1364年死在英格蘭。信守騎士諾言的法蘭西國王約翰二世,被稱為最後的騎士君王。

雖然在布列丁尼條約中,英格蘭國王無法繼承法蘭西王位,但是持續多年爭戰未定的布列塔尼公爵銜位,最後是由英格蘭幕後助戰支持的貴族世家繼承爵位。布列塔尼如同是英格蘭國王所封授的領地。

:西元1294年英格蘭國王愛德華一世對法蘭西卡佩王家宣戰後,曾與尼德蘭自治聯邦軍隊結盟。詳見:英法百年戰爭(十三)
:熱那亞共和國(Republic of Genoa)位在義大利半島西北海岸地區,由獨立自治的城邦組成。掌控著地中海與中亞的海上貿易。
:布列塔尼人來源頗為複雜。有一部份人是原始高盧人的後裔,另一部分是英國南部的威爾斯和康沃爾的凱爾特人後裔。西元第五世紀初開始,日耳曼蠻族盎格魯、撒克遜以及日德人入侵不列顛,他們被迫往南遷徙,越過英吉利海峽,到達布列塔尼定居。經過了漫長的歲月的融合,成為現代的布列塔尼人。在法語中,大不列顛Grande Bretagne就是大布列塔尼Bretagne,而英語當中的「布列塔尼」(Brittany)一詞的意思就是「小不列顛」。有關於日耳曼蠻族入侵不列顛,詳見:英法百年戰爭(五)
:詳見:英法百年戰爭(十四)
:詳見:英法百年戰爭(八)
:詳見:英法百年戰爭(十六)
:詳見:英法百年戰爭(十)

沒有留言:

網誌存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