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穆薩真理國國徽旗(National Emblem and Flag of Formosa)
2010年3月12日 星期五
英法百年戰爭(二十八)
羅馬教廷大分裂(十):伊斯蘭帝國的擴張(上)
依據古蘭經第30章第2節到第6節的記載:羅馬人*已經在最近的地方被擊敗。在他們的戰敗後的短短幾年,他們很快地將獲得勝利。這是安拉決定的,無論在以前和以後。這都是由於安拉的協助,祂幫助祂所想要幫助的人。這是安拉所應許的,祂的應許從來都沒有挫敗過。但是許多人不知道。
這是古蘭經中有關於東羅馬拜占庭帝國和波斯帝國之間的戰爭的記載,這是安拉的預告啟示。這是在麥加啟示的預告章節,也就是在先知穆罕默德尚未從麥加避走到麥地那的伊斯蘭曆的元年*以前,也就是在西元622年7月16日以前所啟示的預告章節。後來,一一應驗。
拜占庭與波斯的帝國戰爭
西元590年,波斯帝國的帝王侯米茲德四世(Hormizd IV)死後,他的兒子侯斯勞二世(Khosrau II)和波斯軍團將領巴赫拉姆為爭奪帝位而內戰。侯斯勞二世戰敗逃到君士坦丁堡尋求拜占庭奧古斯都毛瑞斯(Maurice)的軍援。毛瑞斯為了解決自西元572年以來拜占庭與波斯之間一直無法平息的帝國戰爭,同意派援3萬5000人的軍團協助侯斯勞二世奪回帝位,並且還認他為養子又將女兒嫁給他,交換條件是他必須將美索不達米雅東部沿亞美尼亞北部和高加索伊比利亞(Caucasian Iberian)*到安那托利亞凡湖(Lake Van)的邊境領土讓渡給拜占庭帝國統領。
後來,西元591年,侯斯勞二世靠著拜占庭帝國的軍援擊敗巴赫拉姆,成為波斯帝王。兩大帝國的連姻換來短暫的和平,一直到西元602年,拜占庭奧古斯都毛瑞斯被篡皇佛卡斯(Phocas)領軍叛變殺死。侯斯勞二世聲稱為了替他的奧古斯都岳父報仇,他命令他的將領沙赫巴勒茲(Shahrbaraz)率領波斯軍團入侵掠擊拜占庭帝國的敘利亞和安那托利亞。
在此波斯外患入侵期間,拜占庭帝國同時在北方邊境的多瑙河岸也有阿瓦爾人(Avars)侵擾*。在此外患未平期間,內戰又起,西元608年,駐紮在非洲的軍團將領希拉克流斯父子叛離篡皇佛卡斯。希拉克流斯(Heraclius)接領他的父親老希拉克流斯(Heraclius the Elder)的軍團,在裡應外合的情勢下,輕易的攻領君士坦丁堡,殺死篡皇佛卡斯,成為奧古斯都。
而趁著拜占庭帝國內戰紛亂期間,波斯帝國持續往西進擊。西元613年,沙赫巴勒茲率軍攻佔敘利亞行省的大馬士革。隔年,西元614年,他再領軍攻佔耶路撒冷,搗毀聖墓教堂(Church of the Holy Sepulchre)並且擄獲真十字架(True Cross)*。緊接著,波斯軍團乘勝入侵安那托利亞擊潰希拉克流斯的拜占庭軍團,並在西元618年攻佔埃及。此時的波斯帝國是薩珊尼皇朝(Persian empire of Sassanid dynasty)前所未有的最大疆域。
如此羅馬人已經在最近的地方被擊敗,一如古蘭經古蘭經第30章所記載,緊接著,則是羅馬人很快地將獲得勝利。
希拉克流斯的拜占庭軍團和侯斯勞二世的波斯軍團的帝國戰爭
面對拜占庭帝國的殘破局勢,奧古斯都希拉克流斯在易守難攻的君士坦丁堡休養整軍,一直到西元622年,他才得以開始親自率領軍團重新上戰場作戰。自此,局勢開始攻守易位大逆轉。希拉克流斯率領拜占庭軍團自安那托利亞經亞美尼亞一路進擊到美索不達米雅北境期間,將波斯帝國國教查拉斯特教(Zoroastrianism)*的拜火聖殿摧毀,回報先前耶路撒冷聖墓教堂被搗毀和真十字架聖物被劫的恥辱教仇。
在此拜占庭期間外患期間,波斯帝國同時在北方邊境的南高加索山區(South Caucasus)也有西突厥(Western Turks)*侵擾。在此外患未平期間,內亂又起,波斯帝王侯斯勞二世的王子卡瓦德赫(Kavadh II)作亂反對他。他把反對他的王子囚禁,並命令他的將領沙赫巴勒茲領軍聯合阿瓦爾人圍擊君士坦丁堡。
西元627年,拜占庭奧古斯都希拉克流斯率領約7萬人的大軍,已經兵臨逼嚇波斯帝國的首都泰西封(Ctesiphon)*,而波斯將領沙赫巴勒茲圍擊君士坦丁堡徒勞無功。泰西封被拜占庭軍團攻佔後,波斯帝王侯斯勞二世逃離,被囚禁的波斯王子卡瓦德赫被貴族放出,自稱為帝王。卡瓦德赫自稱為波斯帝王後,他在床上殺死他的父親侯斯勞二世,並且把他的18個兄弟一起處死,隨後再與拜占庭奧古斯都希拉克流斯和談,將波斯軍團從所有先前佔領的拜占庭帝國領地撤離。
西元628年,希拉克流斯的徹底擊敗波斯帝國後,圖謀篡位波斯帝王的沙赫巴勒茲將真十字架還給希拉克流斯。他先凱旋回君士坦丁堡慶功,西元630年,真十字架被擄走經過16年後,才回到耶路撒冷。為此大勝利,希拉克流斯捨棄奧古斯都的頭銜稱號,改以希臘文的巴希列斯(Basileus)自封為王中之王的稱號*。並且他以希臘文取代拉丁文成為官方的正式用語。
*:在此的羅馬人是指東羅馬拜占庭帝國。西元395年,狄奧多西病死,他是最後一個統一治理羅馬帝國的奧古斯都。在他死後,他的兩個兒子分別統領西東羅馬帝國疆域,自此以後,東羅馬帝國和西羅馬帝國不再合併。東羅馬帝國以君士坦丁堡為首都,又稱為拜占庭帝國。詳見:英法百年戰爭(二十三):君士坦丁的新羅馬城,以及英法百年戰爭(二十四):西羅馬帝國的滅亡。
*:詳見:英法百年戰爭(二十五):伊斯蘭帝國的崛起
*:高加索伊比利亞位於現今喬治亞(Georgia)東部連南部地區。
高加索伊比利亞(Caucasian Iberian)
*:阿瓦爾人是由當時活躍在東歐的不同游牧部族組成的聯盟,其中包括有匈奴人和突厥人。
*:聖墓教堂又稱為復活教堂(Church of the Resurrection),座落在耶穌被釘死在十字架上的殉教地各各他(Golgotha)。而真十字架是耶穌被釘死的十字架。詳見:真十字架的傳奇故事
*:詳見:英法百年戰爭(二十二):基督徒的大迫害相關註釋。
*:突厥人是當時活躍在亞洲大陸北方到裏海的游牧民族,又分為東突厥和西突厥。東突厥是當時支那大陸唐帝國的強大外患。有關於突厥帝國,詳見:蒙古帝國(Mongol Empire)簡史(四)
*:泰西封約位於現今伊拉克巴格達(Baghdad)東南32公里處的底格里斯河畔。
*:奧古斯都(Augustus)是自西元前27年屋大維以來,羅馬帝國最高統治者的稱號,也就是羅馬帝國皇帝的正式稱號(詳見:英法百年戰爭(二十):奧古斯都的羅馬皇庭)。自希拉克流斯改以巴希列斯,以後約有800年都是以此稱號為帝國最高統治者的正式稱號,直到拜占庭帝國滅亡。
波斯薩珊尼王朝的血腥皇庭
雖然拜占庭帝國最後獲得勝利,但是兩大帝國的連年征戰已經使帝國財政耗竭,兩敗俱傷。並且由於必須加重苛稅,更使人民大為不滿。這是伊斯蘭帝國擴張的開始。和拜占庭帝國的連年戰爭已經以戰敗結束,但是,波斯帝國的爭權內亂才剛開始。
西元628年,卡瓦德赫二世殺了他的父王侯斯勞二世和18個兄弟後,自稱波斯帝王不到幾個月就病死。在他臨死前,託付希拉克流斯作為他的7歲王子阿爾達希爾三世(Ardashir III)的監護人。雖然拜占庭帝王希拉克流斯是他的監護人,年幼的阿爾達希爾三世繼位波斯帝王短短18個月後,就被軍團將領沙赫巴勒茲殺死。雖然篡位為波斯帝王,他也無法抵禦西突厥軍隊的入侵,西元630年,篡位的沙赫巴勒茲也被謀殺死。
波斯女皇布蘭達波斯女皇阿札米達
波斯薩珊尼皇庭的血腥,使波斯帝國陷入無政府的狀態。在此內亂難定的時候,第一位女皇布蘭達(Borandukht)接任為波斯帝王。她是侯斯勞二世的女兒,卡瓦德赫二世的妹妹,也就是被殺死的年幼阿爾達希爾三世的姑姑。她努勵改革圖治,她降低人民的稅率,她希望可以盡快回復波斯帝國的安定,但是她依然無法有力地掌控統治的權力。西元631年,布蘭達也被謀殺死。
在她死後,她的年輕貌美妹妹阿札米達(Azarmidokht)在紛亂中接任為第二位波斯女皇。她們是波斯帝國唯二的女皇,但是她們都無法使波斯帝國恢復安定。阿札米達接任不久,一個壯老軍將法洛赫(Farrokh)想強娶她為妻,藉此成為波斯帝王。她以謀殺法洛赫來阻止這件奸謀不久。他的兒子羅斯坦(Rostam)領軍進入首都泰西封,殺了她來報殺父之仇。西元631年,阿札米達也被謀殺死。
在她們死後,同時有兩個貴族自稱為波斯帝王,但是他們也無法維持很久。一直到西元632年,年少的耶茲吉爾德三世(Yazdgerd III)在羅斯坦的支持下接任波斯帝王,篡位頻頻內亂不定的情況才停止。他是侯斯勞二世和拜占庭帝國奧古斯都毛瑞斯的女兒的直系孫子,他是一個受有良好貴族教育的帝王,他一上任就努勵改革圖治,並且他和拜占庭帝國連姻結盟,他娶了巴希列斯希拉克流斯的孫女為妻子。耶茲吉爾德三世希望可以盡快回復波斯帝國的安定,但是阿拉比亞的伊斯蘭教團的穆斯林軍隊在完成討伐叛教徒的利達戰爭後,由被畏稱為是「安拉之劍」的哈立德(Khalid ibn al-Walid)乘勝領軍,開始征戰入侵波斯帝國的美索不達米亞。*
*:詳見:安拉之劍:Khalid ibn al-Walid(哈立德˙伊本˙瓦立德)上
波斯帝國的最後勝利
西元633年,也就是伊斯蘭曆12年,在阿拉比亞麥地那的伊斯蘭教團哈理發阿布巴克爾派命哈立德率領約18000人的穆斯林軍隊征戰入侵波斯帝國的美索不達米亞。短短一年期間,哈立德橫掃擊潰波斯軍團。雖然軍力衰敗的耶茲吉爾德三世向拜占庭帝國的巴希列斯希拉克流斯求援,兩大帝國的聯合軍團在幼發拉底河畔的費拉茲戰役(Battle of Firaz)慘敗。所幸穆斯林軍隊轉西往征戰敘利亞,僅留約9000人的軍力駐戰美索不達米亞。他們沒有繼續進擊泰西封的打算,波斯帝國得以在驚嚇的一連串敗戰中喘息,試圖振作整軍逆襲,收回失地。
這是波斯帝國滅亡前的最後勝利。約有10000人的波斯軍團在希拉(Hira)城外的河橋戰役(Battle of the Bridge)中輕易擊敗那沒有哈立德領軍的穆斯林軍隊。原本約有9000人駐戰的穆斯林軍隊,慘敗後僅剩3000人,並且領軍的將領陣亡。所幸波斯軍團被調回泰西封敉平叛亂,他們沒有乘勝追擊,戰敗的穆斯林軍隊得以在幼發拉底河西岸挑釁騷擾。
正當穆斯林軍隊全力在敘利亞與拜占庭軍團作戰期間,波斯帝國在經過3年的整軍休養後,耶茲吉爾德三世派命羅斯坦率領約6萬人的軍團準備全力軀擊穆斯林軍隊離開美索不達米亞。得知波斯軍團如此大陣仗,在麥地那的新任哈理發奧馬爾先下令穆斯林軍隊從美索不達米亞撤離到阿拉比亞的邊境沙漠。
有備而來的波斯軍團,編制有約4萬5000人的步兵團,1萬5000人的重裝騎兵團,以及33隻印度戰象團(Indian war elephant corps),分成4支距離有150公尺的右翼中右中左和左翼的軍團。他們在幼發拉底河東岸駐紮,陣線展開可達4公里。
面對波斯軍團如此大陣仗,伊斯蘭教團哈理發奧馬爾派命先知穆罕默德的舅舅沙德(Sa`ad ibn Abī Waqqās)率領約4000人的穆斯林軍隊自麥地那出發,沿路與阿拉比亞各部族軍隊會合,其中包括轉投歸伊斯蘭教團統治的基督教軍,總計約有2萬5000人,進入美索不達米亞駐紮在希拉西南方的卡迪西亞(al-Qādisiyyah)和波斯軍團對峙。正當穆斯林軍團處在軍力不足且多為沒有作戰經驗的新兵的不利局勢,所幸在敘利亞的嫻熟善戰的穆斯林軍隊正巧在雅莫科河戰役擊潰拜占庭軍團。哈理發奧馬爾隨即調動約5000人的精銳穆斯林戰士自敘利亞火速東往到美索不達米亞援戰。他們準備以約3萬人來重新攻佔美索不達米亞。
卡迪西亞戰役
If we fight for an hour or so more, the enemy will be defeated. So, warriors of the Bani Tameem make one more attempt and victory will be yours.
伊斯蘭曆15年,也就是西元636年乾冷的11月。波斯軍團渡過幼發拉底河,4支分軍團以相隔500公尺推進到卡迪西亞與穆斯林軍團決戰。
11月16日,第1日的混亂象戰。雙方先以戰將一對一生死決鬥,不分勝負。之後,波斯軍團司令羅斯坦指揮左翼軍發動攻擊,他們先以密集的箭雨襲擊穆斯林軍團右翼,掩護戰象和重裝騎兵隊進擊。穆斯林軍隊右翼面對龐大的戰象巨獸陷入苦戰,騎兵隊的馬嚇得失去控制。穆斯林軍團司令沙德下令中右軍的步兵團往右翼支援作戰的期間,見此,波斯軍團司令羅斯坦隨即指揮右翼軍發動攻擊,印度戰象團依然在戰場上取得優勢,穆斯林左翼軍同樣進入苦戰。見此,沙德傳令要左翼軍將領設法先應付波斯的戰象軍團,他們以弓箭集中瞄射坐在戰象上的象兵,並且將象轎的鞍帶切斷。波斯戰象團在此簡單有效的圍擊下全面敗退。穆斯林軍團隨即以步兵團正面推進,騎兵團攻擊波斯軍團側腹逐漸扭轉戰局。見此,波斯軍團司令羅斯坦親自領軍上前線作戰,勉強擊退他們。第1日的混亂戰在黃昏結束。
波斯軍團的印度戰象團
11月16日,第2日的駱駝欺敵戰。由於戰象團在第1日的損傷,無法上戰場,波斯軍團採取守勢應戰。早上,雙方以戰將一對一生死決鬥,不分勝負至中午,自敘利亞雅莫科河戰場趕來的約5000人穆斯林精銳援軍抵達戰場。狡捷的穆斯林援軍以小隊分批加入前線,使敵軍誤以為穆斯林援軍援援不絕而信心動搖。在精銳的援軍即時抵達後,穆斯林軍團右翼中右中左和左翼4支軍團,全面發動攻擊。波斯軍團一一將穆斯林軍隊擊退。見此,狡捷的穆斯林軍隊,將他們的駱駝偽裝打扮成怪獸,波斯騎兵團的馬嚇得失去控制。穆斯林軍團趁此再發動攻擊,從敘利亞趕來的精銳騎兵隊由塔敏部族(Banu Tamim or Tameem)*的夸卡(Qa’qa ibn Amr)率領集中攻擊波斯的中右軍,試圖擊殺波斯軍團司令羅斯坦,但被擊退。雙方激戰到暗夜才第2日的戰事。
11月17日,第3日的熬夜血戰。誤以為援援不絕的穆斯林援軍的陸續到來,羅斯坦決定發動攻擊儘早結束這場戰役。他將印度戰象團,全部調度上戰場,每隻戰象身旁都有步兵隊和重裝騎兵隊護衛作戰,並且先以密集箭雨和投射石塊掩護所有4支作戰軍團進擊。穆斯林騎兵隊的馬同樣地嚇得失去控制,穆斯林軍團節節敗退。波斯軍團司令羅斯坦指揮軍隊攻堅往穆斯林軍團的司令沙德的營帳前進,他想殺死敵軍的主帥來使穆斯林軍團瓦解。
見此,沙德下令穆斯林軍團無論是用擊瞎牠們的眼睛或砍斷牠們的腿,務必達成將戰場上的巨獸戰象徹底摧毀。穆斯林戰士在中午前,達成這項任務,所有巨獸戰象有的往回衝進波斯軍團,有的往幼發拉底河邊奔逃,戰場上已經一隻不剩。
戰局扭轉,沒有戰象團的波斯軍團開始驚亂,不知如何攻擊推進。穆斯林軍團的司令沙德下令穆斯林軍團發動全面逆襲攻擊。雙方近身肉搏相互砍殺,戰場上處處橫躺著陣亡的屍體,一直到暗夜依然沒有停戰,沒有人敢放下手中的武器,即使已經筋疲力盡。
11月17日,第4日穆斯林的勝戰。熬夜的血戰在日出後,沒有任何命令,雙方各自退出戰場休息,疲憊的波斯軍團戰士以為同樣疲憊的穆斯林戰士也一樣無力再戰。
未料,穆斯林左翼軍的前線指揮官夸卡對著疲憊的穆斯林戰士說:如果,我們可以再繼續戰鬥一個時刻或能更久,敵軍一定會被我們擊敗。所以,來自塔敏部族的戰士們,再作一次突擊,勝利將會是屬於你們的。
穆斯林的左翼軍在夸卡的率領下轉回戰場追擊疲憊的波斯軍團右翼軍,緊跟著,帶動所有穆斯林軍團轉回戰場作最後攻擊。雙方繼續鏖戰到中午,夸卡的塔敏部族戰士突擊到波斯軍團的司令營帳將羅斯坦殺死。戰場上不知情的波斯戰士依舊奮戰到下午,他們的前線指揮戰將也逐一被穆斯林軍隊圍擊而陣亡,在得知軍團司令羅斯坦陣亡後,無人領導指揮的他們全面潰亂。所幸在一個僅存將領賈利紐斯(Jalinus)的率領下,整軍不亂的撤退,避免全軍覆沒。最後,約6萬人的波斯軍團傷亡近半退敗,穆斯林以傷亡約6000人為代價,打贏這場重新攻佔美索不達米亞的卡迪西亞戰役(Battle of al-Qādisiyyah)。
*:塔敏部族是阿拉比亞的大部族之一,居住阿拉比亞內陸中心的內志(Nejd)高原地帶,在利達戰爭時,在他們的有名聲眾望的部族領袖馬立克在戰敗後被「安拉之劍」哈立德殺死後,歸服伊斯蘭教團。詳見:安拉之劍:Khalid ibn al-Walid(哈立德˙伊本˙瓦立德)上
征戰伊朗高原
在卡迪西亞戰役後,穆斯林軍隊乘勝渡過幼發拉底河直撲圍擊底格里斯河畔的泰西封。伊斯蘭教團的哈理發奧馬爾遣派使者要求波斯帝王耶茲吉爾德三世捨棄多神教的查拉斯特教,改信伊斯蘭教。耶茲吉爾德三世拒絕,並且回告查拉斯特教不是多神教而是開化文明的一神教,他對於野蠻未開化的阿拉比亞穆斯林以安拉之名奴役婦女,更加以譴責。但是,已經沒有強大軍團護衛的他很快地就棄守撤離,一路往東奔逃。狡捷的穆斯林軍隊輕而易舉攻拿下泰西封後,一路尾隨追擊。
札格羅斯山脈
他們被一路追擊到札格羅斯山脈(Zagros Mountains) *,耶茲吉爾德三世和保護他的殘敗波斯軍隊越過山脈回到古波斯帝國的起源地伊朗高原的米底亞(Media or Medea)*。所幸哈理發奧馬爾顧慮領土擴張太快,治理困難,停止穆斯林軍隊進入伊朗高原繼續追擊。耶茲吉爾德三世得以在米底亞喘息,試圖振作再次整軍逆襲,收回失地。
未料,狡捷的穆斯林軍隊不願停止征戰,他們自行越過札格羅斯山脈進入伊朗高原,並且散播哈理發奧馬爾死去的假消息。誤信假消息的耶茲吉爾德三世遣派倉促整軍的波斯軍團提早發動逆襲戰爭。西元642年,約有10萬人的波斯軍團在尼哈汪戰役(Battle of Nihawānd)*中傷亡近半。雖然這是關係到波斯帝國存亡的戰役,但是他們輕易地就被利用高原地形來作戰的約2萬人的穆斯林軍隊擊潰。
*:札格羅斯山脈位在伊朗(Iran)西部境內,接臨伊拉克(Iraq)的東邊境。
*:米底亞(Media or Medea)位於現今伊朗的西北方地區,而波斯(Persia)一詞則是源自於亞述人(Assyria)用來指稱住在現今伊朗的西南方地區的部族。米底亞和波斯部族都是印歐語族的雅利安人(Aryan),後來被西方的歐洲人通稱為波斯人。雅利安人則統稱自己是伊朗人。Iran(伊朗)的意思是雅利安人的領地(Land of the Aryans)。有關波斯帝國,詳見:波斯帝國簡史
*:尼哈汪(Nihawānd)位在現今伊朗西北的哈馬丹(Hamadan)附近。哈馬丹是絲綢之路上的一個重要城站。
波斯帝國的滅亡
在尼哈汪戰役後,已經無法再集結軍隊的耶茲吉爾德三世往東逃亡期間,他除了試圖向突厥人求援,還派遣他的王子俾路斯(Pirooz)到支那的唐帝國(Tang Empire)求援*。他沒有得到任何軍隊援助,還受到地方官員的敵視。
伊斯蘭曆31年,也就是西元651年。波斯帝王耶茲吉爾德三世流亡到大呼羅珊地區(Greater Khorasan)土庫曼尼斯坦(Turkmenistan)*的梅爾夫(Merv)時,被一個當地的磨坊主人謀財害命殺死。波斯帝國滅亡,他的王子俾路斯在東突厥斯坦(East Turkestan)*的領地顛沛流亡。
在波斯帝國最後一個帝王死後,穆斯林軍隊繼續往東進擊征戰,直到他們輕易地佔領整個日出之地的大呼羅珊地區和繼續往東南邊擴佔到印度河(Indus River),才停止。
*:依據支那後晉國舊唐書的記載,波斯王子俾路斯是在西元661年到唐帝國長安,當時的皇帝是唐高宗。唐帝國朝廷設置一個波斯都督府,並且任命俾路斯是總督將領。但是有名無實。不過,對照年代,相差約近有20年之久,舊唐書的年代記載應該有誤。
*:呼羅珊在波斯語的原意是日出之地(the land of sunrise)。呼羅珊是現在伊朗東北的一省。大呼羅珊地區包括現今的伊朗東北,阿富汗尼斯坦(Afghanistan)西北,塔吉克斯坦(Tajikistan)西部,土庫曼尼斯坦南部,以及烏茲別克斯坦(Uzbekistan)的注入鹹海(Aral Sea)的阿姆河(Amu Darya)流域。土庫曼尼斯坦境內大多是卡拉克姆沙漠(Karakum Desert)。
裏海和大呼羅珊地區的國家
*:東突厥斯坦是指現今支那中國的新疆。突厥斯坦(Turkestan)的意思是突厥人的領地(Land of the Turks)。東突厥斯坦是支持新疆自中國獨立的突厥人後裔維吾爾族所用的國家名稱。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文章分類
- 「以諾書」(Book of Enoch)臻英譯本 (5)
- 「物縱」地理分佈 (46)
- 543雜文 (19)
- 三分之二斃淘汰亽「666」獸印記 (114)
- 不厷平的審判就是不義 (147)
- 不要褻瀆「神」! (671)
- 天災地禍 (186)
- 日本天理教原典《御筆先》 (17)
- 日本神道教與天理教 (4)
- 扔到「硫磺火湖」焚燒的對样 (967)
- 末世神學 (220)
- 正本清源 (21)
- 西緬加利未亽軍事廛業 (235)
- 科學新知 (46)
- 英法百年戰爭 (30)
- 真理國度經貿通關傿證 (182)
- 神示(Signs) (117)
- 國際軍事廛業統計 (169)
- 國際競賽廛業統計 (32)
- 敝禔亽得勝者 (49)
- 義斯蘭御彌赫迪教瞺 (16)
- 滿洲國(Manchukuo)簡史 (3)
- 福穆薩通貨度量衡歷史考據 (199)
- 蒙古帝國(Mongol Empire)簡史 (4)
- 臻字典 (22)
- 臻醫學 (36)
- 臻譩古蘭經 (15)
- 臻譩英臻字選 (50)
- E言堂 (547)
- E篇散文 (9)
- E篇諰冊心得 (28)
- EUSO寓言 (8)
- EUSO演義福穆薩史 (54)
彽遮連結
網誌存檔
-
▼
2010
(339)
-
▼
3月
(79)
- 先知(prophet)和使者(messenger)和神示(miracle)的分別
- 遙紀1947年228
- 荒謬的謊言
- A lady in sleeping
- 山櫻花
- 母體
- 三島由紀夫,豐饒之海
- OCEAN
- 英法百年戰爭(三十)
- 英法百年戰爭(二十九)
- 英法百年戰爭(二十八)
- 英法百年戰爭(二十七)
- 英法百年戰爭(二十六)
- 英法百年戰爭(二十五)
- 英法百年戰爭(二十四)
- 英法百年戰爭(二十三)
- 英法百年戰爭(二十二)
- 英法百年戰爭(二十一)
- 英法百年戰爭(二十)
- 英法百年戰爭(十九)
- 英法百年戰爭(十八)
- 英法百年戰爭(十七)
- 英法百年戰爭(十六)
- 英法百年戰爭(十五)
- 英法百年戰爭(十四)
- 英法百年戰爭(十三)
- 英法百年戰爭(十二)
- 英法百年戰爭(十一)
- 英法百年戰爭(十)
- 英法百年戰爭(九)
- 英法百年戰爭(八)
- 英法百年戰爭(七)
- 英法百年戰爭(六)
- 英法百年戰爭(五)
- 英法百年戰爭(四)
- 英法百年戰爭(三)
- 英法百年戰爭(二)
- 英法百年戰爭(一)
- 300年前哪來的阿里山和日月潭?
- 中華流亡民國王的新衣
- 圍陳事件
- 滿洲國(Manchukuo)簡史(三)
- 滿洲國(Manchukuo)簡史(二)
- 滿洲國(Manchukuo)簡史(一)
- 真十字架的傳奇故事
- 安拉之劍:Khalid ibn al-Walid(哈立德˙伊本˙瓦立德)下
- 安拉之劍:Khalid ibn al-Walid(哈立德˙伊本˙瓦立德)上
- 伊斯蘭遜尼教派和什葉教派的對立
- 在西伯利亞的捷克斯洛伐克軍團(Czechoslovak Legions)下
- 在西伯利亞的捷克斯洛伐克軍團(Czechoslovak Legions)中
- 在西伯利亞的捷克斯洛伐克軍團(Czechoslovak Legions)上
- 日本神道教與天理教(四)
- 日本神道教與天理教(三)
- 日本神道教與天理教(二)
- 日本神道教與天理教(一)
- 社禡教(Shamanism,薩滿教)加祖靈信仰
- 羌姜秦和蚩尤
- 蒙古帝國(Mongol Empire)簡史(四)
- 蒙古帝國(Mongol Empire)簡史(三)
- 蒙古帝國(Mongol Empire)簡史(二)
- 蒙古帝國(Mongol Empire)簡史(一)
- 姓漢名閩客的平埔越人
- 福穆薩(福爾摩沙)真理國國徽(National Emblem of Formosa)
- 福獨是福爾摩沙從日本獨立建國。完成舊金山和約不完全的程序。
- 舊金山和平條約:第七章「最後條款」
- 日本戰後對亞洲各國的戰爭賠款
- 台灣話是福爾摩沙原住民語
- 沒有歐洲帝國,也沒有支那帝國
- 麻豆協約◎福爾摩沙第一份簽署的主權讓渡和約
- 「國家論」(SIX BOOKS OF THE COMMONWEALTH)漢文節譯二
- 「國家論」(SIX BOOKS OF THE COMMONWEALTH)漢文節譯一
- 先有人類,還是先有亞當?
- 神學經典的作者和真實可信度
- 創世記亽宇宙模型
- 創世記(Genesis)亽前四仝
- 三位一體獨生子的妄言
- 蹟象(Signs)
- 「三位一體」與「無限多位一體」
- 神大?還是宇宙大?
-
▼
3月
(79)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