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穆薩真理國國徽旗(National Emblem and Flag of Formosa)

2012年7月14日 星期六

寸尺足「疋」歨步走

寸样形字「寸」

支那古書「大戴禮記,主言」(劉漢,戴德):「布指知寸,布手知尺,舒肘知尋,十尋而索;百步而堵,三百步而里,千步而井,三井而句烈,三句烈而距;五十里而封,百里而有都邑。」
支那古書「說文解字,卷四寸部」(劉漢,許慎):「人手卻一寸,動脈謂之寸口。」
支那古書「說文解字,卷八尺部」:「尺,十寸也,人手卻十分動脈為寸口。十寸為尺,所以指斥規榘事也。」
支那古書「小爾雅,廣度」(著作時代不詳):「跬,一舉足也。倍跬,謂之歩。」
支那古書「方言一二」(劉漢,楊雄):「半步為跬。」
支那古書「說文解字,卷三疋部」:「疋,足也。」
支那古書「孫子算經」(著作時代不詳):「度之所起,起於忽。欲知其忽,蠶所生,吐絲為忽。十忽為一秒,十秒為一毫,十毫為一釐,十釐為一分,十分為一寸,十寸為一尺,十尺為一丈,十丈為一引;五十尺為一端;四十尺為一疋;六尺為一步。二百四十步為一畝。三百步為一里。」

以上是支那古書所記載有關「寸」和「尺」和「足」和「疋」和「歨(步)」字的說明。這些字與度量衡的長度單位有關。

古支那的「寸」和「尺」隨著時地而有不同的長度。究竟原本的「寸」和「尺」應該有多長?眾說紛紜。比較可以確定的是「一尺等於十寸」,而「一寸」約等於手腕動脈搏也就是漢醫「把脈」的位置到手掌間的距離,這距離稱為「寸口」,就如同象形字「寸」所表意的指事。很有趣的,這正好約等於一個拇指的寬度,而這也正好等於一英寸(inch),而inch的詞源原本就是thumb(拇指)。

那「尺」的長度應該是多少?先不要理會一些不同時地眾說紛紜的「觀念」長度。

古代人類的量測大多是以人類身體的肢體或活動的長度做參考值,另外就是以農業相關的作物和勞力活動來做量測參考。在西方文化的度量衡,以英制舉例來說,1英尺(foot)如何推算得來?簡單,就是字面上的foot「足」長,而1英尺等於12英寸。那東方文化的「尺」是以什麼人類身體的肢體長度作為量測參考?就如同「寸」字,答案就在「尺」的象形字所表意的指事。
考察一些眾說紛紜的說法,一說是拇指到小指張開的距離,這像是「只」或「六」字;一說是拇指到中指張開的距離,這像是「爪」字;一說是拇指到食指張開的距離,這才是正像是「尺」字。不妨,你可以將左手比成「尺」字,就可以一目了然。也就是說,原本的「尺」的長度,就是拇指到食指張開的距離,這長度也正好就約等於10「寸」,也就是10個拇指的寬度。而另一個「咫」的量度,應該就是拇指到小指張開的距離。
也就是說,西方文化的度量衡的「foot(尺)」是以「足制」作為量度標準,東方文化的「尺」則是以「手制」作為量度標準,但同樣都是以一個拇指的寬度做為基準,因而有12進制(1 foot=12 inches)和10進制(一尺=十寸)的差別。

那有關於行進距離的量測,也就是「歨(步)」的長度應該是多少?
「半步為跬」,也就是「步」的原意是舉足兩次,並不是現在的「1step」,而是「1pace(=2steps)」。以英制來說,1pace差不多有5個foot的距離(1pace=5 feet)。

以「足制」換算:1pace=2steps=5 feet=60 inches=60寸=6尺=2跬=1步,寸步不差就是一「歨(步)」等於六尺,就如同支那古書「孫子算經」所記載的一樣。

疋样形字「疋」

「歨」字,上「止」下「疋」。那「疋」的長度應該是多少?
「疋」字,原意與「足」有關,雖然這兩個字的样形(象形)字相像,但「疋」字不是等於「足」,因為不可能1「足」=40尺。
換算「足制」:1疋=40尺=6.67步(paces)=33.33 feet(足)。這是很奇怪的量度單位,因為沒有符合自然整數換算。如果是1疋=36尺=6步(paces)=12 steps=30 feet(足),或者是1疋=30尺=5步(paces)=10 steps=25 feet(足)才可以符合自然整數換算。所以,支那古書「孫子算經」所記載的「四十尺為一疋」應該是長久隨著不同時地所誤差出來的不同「觀念」長度之一,並不是原來的長度。
「疋」用法可同「匹」,這應該是後來「疋」變成一種長度單位後,就成為量度布匹的單位,也就是「四十尺為一疋(匹)」。

之所以逐一考據「寸」和「尺」和「足」和「疋」和「歨(步)」字的量測長度,主要就是要考辨「疋」字。後來的「疋」字應該是簡化為「一」字頭,並不是多一筆回勾,但因為舊字還在被誤用定型,因此就成為現在的字形。如此以「疋」字為事符的常用字有「走辵歨定」,這些字都是和行進的動作有關,「疋」字原本應該也是與行進有關。
「疋」字,在中語的常見不同的「破音字」用法,除了音義同「匹」字,還有同「正」字或「足」字,另外一個更奇怪用法是音義同「雅」,也就是「爾雅」也可寫作「爾疋」。這些與行進動作無關的,應該全都是錯混的用法。

那「疋」字原本的样形字所要表意的指事,應該是什麼?就是行走,也就是台灣語音唸作「Kian」,正好發音就像「雅」。「疋」字的指事原意就是走一段特定距離的意思,後來成為一種度量衡的「足制」單位用來量測布疋(匹)的長度。而「疋」和「正」的字形筆畫相近,兩字也可以通用,這就可以知道原本的1「疋」的距離應該是走5步,也就是1疋=5步=30尺。

附帶說明:現在還在使用的1台尺=10台寸≒30.3公分,1台尺平方=1才,36才=1坪。很有趣的,台尺雖然是「手制」的10進制,但1台尺的長度卻是約等於「足制」的1英尺=12英寸≒30.48公分。也就是說,台尺的長度是「足制」,進位卻是以「手制」。

以上。

「疋」,台灣語音「Kian」,Walk(行走)的意思。
「造」,台灣語音「Chau」,Escape(逃離,逃走,抽象的跑)的意思。比如:造路,偷造。
「造」字,左辶右告,以「告(Gho)」字為指事的會意字。「造」字的本意就是逃離「告訴」的意思。在中語的用法是「創造」的意思,這應該是後來的錯用。「創造」在台語是「創作(Choh)」或「創做」,中語的「造路」在台語是「作路」或「做路」。
「走」,台灣語音「Chau」,Run(實際身體在動作的跑)的意思。比如「四堺走」(四處走動)。
「行」,台灣語音「Hien」,Execute(實行,執行)的意思。比如:行政。
「跬」:台語音「Ghoe」,Pass(經過)的意思。比如:疋跬,踁跬,路跬,超跬。「跬」的原意one step(舉足一次)。
」,臻語音「Ghe」,Past of Time,Foretime(時間的「過去」,以前)的意思。慕語音同「揆」。

「跬」是比實際的「態勢」型樣,「逵」是比較抽样的「能勢」形样。所以:臻語的「跬去」(Ghoe Khu)或「跬迄」(Ghoe Khi)是意示空間量度的「Pass」;「逵去」(Ghe Khu)或「逵迄」(Ghe Khi)是意示時間量度的「Past」。這在口語表達必須分別清楚!
彼如:伊「逵迄」犮「跬迄」對岸(他過去曾經到過對岸)。

相關連結:
台灣甲(Kaa)的地積
逌關泩化務理亽能量自然亽「燃燒焂熻熱焫烚」加氫碳「气肖」(氮)氧元素「化合基」亽臻字(三)

沒有留言:

網誌存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