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穆薩真理國國徽旗(National Emblem and Flag of Formosa)

2011年6月1日 星期三

第四之三十三回

安南北圻陸戰場東部戰地。清國陸軍已在滄江與陸南河中上游沿岸紮營,構築陣地。自滄江上游而下,諒山,屯梅,北黎,郎甲,諒滄府,除諒滄府由法國遠征軍第1旅主力堅守,其餘上中游四座河岸港村皆屬清國陸軍控制。沿陸南河而下,船頭,陸岸,陸南,七座廟,除船頭有清軍固守,中下游自陸岸以下河岸區域皆屬法軍控制。而滄江流域較長,陸南河流域較短,兩條河的流域之間,有谷松要城,正是兩軍必爭之地,清國陸軍早已固防佔得先機。

10月6日
安南北圻陸戰場東部戰地。法軍派軍兩路進擊。
陸南河戰線。法國遠征軍總司令波里遣令多尼爾中校率領第2旅第1縱隊約1000兵員,內河砲艦5艘,沿陸南河溯北,登抵陸岸,進圖攻佔船頭。船頭約有清國桂軍約5000兵員駐戰。探察得知敵多我寡,多尼爾先以砲艦轟射船頭,但攻堅無成,而後兩軍僵持對峙,多尼爾請調援兵。
滄江戰線。波里遣令准將尼格里率領第2旅第2縱隊約3000兵員,整軍集結自河內出發,經諒滄府,準備攻拿郎甲。郎甲約有清國桂軍約3000人駐戰。

10月8日
海陸兩戰場。法軍同時進行攻擊作戰。
福爾摩沙海戰場滬尾戰地。上午8時,6艘法國軍艦在滬尾外海集結成一排弧形登陸作戰隊形,由北而南,雷諾堡號,德斯丹號,坦號,凱旋號,杜蓋特魯安號,拉加利桑尼亞號。另有一艘砲艦腹蛇號視火力掩護需要,機動遊走軍艦隊與海岸之間水域。各軍艦參戰登陸兵員整隊檢視裝備,每人攜帶一日口糧,100發子彈。作戰信號快速在軍艦隊轉遞,登陸艇陸續下放。滬尾岸上,清國兵士伏藏在莽草密野樹叢間低矮窪地壕坑,雖看不見海上的敵軍動靜,聽從軍令下達,各自堅守作戰崗位,緊繃摒息待戰。

安南北圻陸戰場東部戰地。法軍准將尼格里率領的第2旅第2縱隊開始圍攻郎甲,先佔領附近一處高地後,礎置山砲,密集砲轟清軍陣地,掩護法軍作戰部隊進擊圍攻。未久,駐戰郎甲外圍的兩部清軍潰敗,分別退往北黎與谷松方向集結。外圍防線攻破,法軍全力圍攻死守郎甲的清軍餘部,兩軍激殺無竭,法軍優勢鏖戰。

福爾摩沙海戰場滬尾戰地。上午9時30分,法軍五中隊600陸戰兵員與兩分隊水雷爆破兵員,在軍艦砲擊掩護下,陸續乘登陸艇分三批雜踏登陸沙崙沙灘。第1與第2中隊為主力作戰部隊,編制屬拉加利桑尼亞號與凱旋號的陸戰兵員,首批登陸上岸,後迅速往內陸推進偵察,並無遭遇任何交火抵戰。爾後,編制屬雷諾堡號德斯丹號坦號杜蓋特魯安號的陸戰兵員共組第3與第4中隊,隨即登陸,作為二線掩護預備部隊。緊接踵登陸,編制屬巴雅號陸戰兵員為第5中隊,作為北側左路掩護作戰部隊。
法軍順利登陸海灘後,第1中隊往中路推進,第4中隊尾隨掩護左後翼,是時,第2中隊往南側右路推進,第3中隊緊隨掩護左後翼,而第5中隊切出左路斜走往北。五中隊前後分三路,由海軍中校波林紐指揮,戰兢兢推進,意圖圍擊攻佔新砲台,也就是距離約六公里遠的油車口清軍砲台陣地。法軍前鋒部隊一進臨護城土堤,即刻遭遇守軍零星彈火抵戰,法軍部隊隨即以機關槍砲掃射還擊,土堤上守軍隨即消退無影。法軍前鋒部隊隨即爬越高厚土堤,眼見一片寬達約1公里崎嶇窪地,前方是幾條細長溝渠旁耕幾畝水稻田簇插圍籬出幾塊菜園,後方與邊緣盡是濃密的莽草刺野樹密叢林,不見任何守軍身影。

下回繼續分解:滬尾登陸攻防戰,台灣兵勇張阿火關鍵殺出建奇功。

沒有留言:

網誌存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