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支那有「八大姓」:「姜姬媯姚嬴姒妘妊」;或者另一個八大姓:「姜姬媯姚嬴姒妘姞」。另外,還有殷商部族的「娀」姓和荊楚部族的「嬭」姓。以下是支那古書有關支那上古八大姓和「娀嬭」姓的記載:
姜姓:
「詩經,生民」(先姬周,著者不詳):厥初生民,時維姜嫄,載生載育,時維后稷,誕后稷之穡,有相之道,….即有邰家室。
「山海經,大荒東經」(嬭楚,著者不詳):有黑齒之國。帝俊生黑齒,姜姓,黍食,使四鳥。
「山海經,大荒西經」:有西周之國,姬姓,食穀。有人方耕,名曰叔均。帝俊生后稷,稷降以百穀。稷之弟曰台蠒,生叔均。叔均是代其父及稷播百穀,始作耕。有赤國妻氏。有雙山。
「山海經,大荒北經」:有北齊之國,姜姓,使虎、豹、熊、羆。
「山海經,海內經」:
伯夷父生西岳,西岳生先龍,先龍是始生氐羌,氐羌乞姓。
后稷是播百穀。稷之孫曰叔均,是始作牛耕。大比赤陰,是始為國。禹鯀是始布土,均定九州。
「國語,晉語四」(先嬴秦,著者不詳):昔少典娶于有蟜氏,生黃帝、炎帝。黃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異德,故黃帝為姬,炎帝為姜。
「新序,善謀下」(前劉漢,劉向):周之先自后稷,堯封之邰。
「烈女傳,棄母姜原」(前劉漢,劉向):棄母姜嫄者,邰侯之女也。當堯之時,行見巨人跡,好而履之,歸而有娠,浸以益大,心怪惡之,卜筮禋祀,以求無子,終生子。
「大戴禮記,帝繫」(前劉漢,劉向,戴德):帝嚳卜其四妃之子,而皆有天下。上妃有邰氏之女也,曰姜原,氏產后稷;次妃有娀氏之女也,曰簡狄,氏產契;次妃曰陳隆氏,產帝堯;次妃陬訾氏,產帝摯。
「史記,周本紀」(前劉漢,司馬遷):周后稷,名棄。其母有邰氏女,曰姜原。
「史記,鄭世家」:夫齊,姜姓,伯夷之后也,伯夷佐堯典禮。
「漢書,地理志下」(後劉漢,班固):姜、嬴、荊、羋,實與諸姬代相干也。姜,伯夷之後也;嬴,伯益之後也。伯夷能禮於神以佐堯,伯益能儀百物以佐舜,其後皆不失祠。
「說文解字,邑部」(後劉漢,許慎):邰,炎帝之後,姜姓所封,周棄外家國。
「說文解字,女部」:神農居姜水,以為姓。
「潛夫論,志氏姓」(後劉漢,王符):
昔堯賜契姓子,賜棄姓姬;賜禹姓姒,氏曰有夏;伯夷為姜,氏曰有呂。
炎帝苖冑,四嶽伯夷,為堯典禮,折民惟刑,以封申、呂。裔生尚,為文王師,克殷而封之齊,或封許、向,或封於紀,或封於申。
姜戎居伊、洛之間,晉惠公徙置陸渾。州、薄、甘、戲、露、帖,及齊之國氏、高氏、襄、隰氏、士氏強氏、東郭氏、雍門氏、子雅氏、子尾氏、子襄氏、子淵氏、子乾氏、公旗氏、翰公氏、賀氏、盧氏,皆姜姓也。
祝融之孫,分為八姓,己、禿、彭、姜、妘、曹、斯、牟。
「後漢書,西羌傳」(劉宋,范曄):
西羌之本,出自三苗,姜姓之別也。
地少五穀,以產牧為業。其俗氏族無定,或以父名母姓為種號。十二世後,相與婚姻,父沒則妻後母,兄亡則納递泽,故國無鰥寡,種類繁熾。不立君臣,無相長一,強則分種為酋豪,弱則為人附落,更相抄暴,以力為雄。
綜合歸納以上,不相矛盾的記載:
姜姓有兩國:黑齒國,北齊國。其中一國和「呂」有關。
炎帝和伯夷與「羌姜」有關。羌姜出自「三苗」。
后稷是姜嫄(原)所生,姜嫄出自「有邰室(氏)」。后稷的姓是「姜」,氏是「周」,名是「棄」,「稷」應該是「字」。后稷的原本正式姓氏名字就是「姜周棄稷」。
「后」應該是職銜,也就是「王」的「后」。也就是說,「后稷」應該是女后。
甲骨「后」字甲骨「司」字
左「后」和右「司」的字样,正好是左右相對。「后」的原意,應該是「分姓」出去的「女王」。「司」的原意,應該是留任繼承本姓國的「女王」。后稷是第一個分姓出去建立「國」的女王,所以才會有「是始為國」。
******************************
姬姓:
「山海經,大荒西經」:有西周之國,姬姓,食穀。有人方耕,名曰叔均。
「國語,晉語四」(先嬴秦,著者不詳):昔少典娶于有蟜氏,生黃帝、炎帝。黃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異德,故黃帝為姬,炎帝為姜。
「荀子,君道」(嬴趙,荀子):則周姬姓也,而彼姜姓也;以為故邪?
「史記,五帝本紀」:帝禹為夏后而別氏,姓姒氏。契為商,姓子氏。棄為周,姓姬氏。
「白虎通德論,姓名」(後劉漢,班固):禹姓姒氏,祖以億生。殷姓子氏,祖以玄鳥子也。周姓姬氏,祖以履大人跡生也。
綜合歸納以上,不相矛盾的記載:
姬姓國:周。
姜姓族的后稷氏(適)周,改姓成為「姬」周的先祖女王。另外,應該還有后稷的「弟」台蠒和「孫」叔均。
「黃帝」和「炎帝」是在禹時代的「大洪水」之前的帝。
**************************
媯姓:
「尚書,虞書堯典」(先嬴秦,著者不詳):厘降二女於媯汭,嬪於虞。
「史記,陳杞世家」:陳胡公滿者,虞帝舜之后也。昔舜為庶人時,堯妻之二女,居于媯汭,其后因為氏姓,姓媯氏。
「漢書,王莽傳」:
黃帝二十五子,分賜厥姓十有二氏。虞帝之先,受姓曰姚,其在陶唐曰媯,在周曰陳,在齊曰田,在濟南曰王。
姚、媯、陳、田、王氏凡五姓者,皆黃、虞苗裔,予之同族也。
「潛夫論,志氏姓」:帝舜姓虞,又為姚,居媯。武王克殷,而封媯滿於陳,是為胡公。陳哀氏、舀氏、咸氏、慶氏、夏氏、宗氏、來氏、儀氏、司徒氏、司城氏,皆媯姓也。
綜合歸納以上,不相矛盾的記載:
「媯」姓和「姚」姓和「虞」姓有關。
帝舜原本姓虞,後來「受姓曰姚」。
甲骨「為」字金文「象」字小篆「烏」字小篆「焉」字
金文「馬」字甲骨「竜」字甲骨「龍」字
甲骨「為」字样,上爪下「象」字样,或下「烏」字样,或下「焉」字样,或下「舃」字样,或下「馬」字样,或下「竜」字样。「焉烏舃」原本是不一樣的「鳥」類,「竜龍」原本是不一樣的「獸」類(授)。這也就是為何會有:舜有個後母弟是「象」,舜的孝心感動「上天」,然後又有「象」和「鳥」來幫忙耕田。這是亂編出來的故事。「媯」字,中語音同「歸」。
甲骨「受」字楚文「受」字甲骨「舟」字金文「焉」字
以上「爫冖」為形符字的字,都是有「授予」的意思,「爫冖」其實應該是「爪舟」。以「為」字為样符的字「為撝偽嬀蒍寪」,都是有「非真非假」,真假不明的意思。「偽假」不一定是真,「偽真」一定是假。
「媯」姓原本應該是「嫣」姓。「焉」原本是一種「政」務官,這從金文的左鳥右正的「焉」字就可以看出來。
「媯」和「蒍」有關,「蒍」氏和「羋」姓有關。「焉」氏也是和「羋」姓有關,「羋」姓出自祝融。
*************************
姚姓:
「山海經,大荒南經」:有人三身,帝俊妻娥皇,生此三身之國,姚姓,黍食,使四鳥。
「楚辭,離騷」(嬭楚,屈原):及少康之未家兮,留有虞之二姚。
「大戴禮記,少閒」:舜崩,有禹代興,禹卒受命,乃遷邑姚姓于陳。
「春秋繁露,三代改製質文」(前劉漢,董仲舒):故天將授舜,主天法商而王,祖錫(賜)姓為姚氏。
「漢書,王莽傳」:
黃帝二十五子,分賜厥姓十有二氏。虞帝之先,受姓曰姚,其在陶唐曰媯,在周曰陳,在齊曰田,在濟南曰王。
姚、媯、陳、田、王氏凡五姓者,皆黃、虞苗裔,予之同族也。
「說文解字,女部」:姚,虞舜居姚虛,因以為姓。从女兆聲。或為姚,嬈也。史篇以為:姚,易也。
「潛夫論,志氏姓」:帝舜姓虞,又為姚,居媯。
綜合歸納以上,不相矛盾的記載:
姚姓國:三身之國。
「姚」姓和「虞」姓和「媯」姓有關。
帝舜原本姓虞,後來「受姓曰姚」。
***********************
嬴姓:
「國語,鄭語」:姜、嬴、荊、羋,實與諸姬代相干也。姜,伯夷之後也,嬴,伯翳之後也。伯夷能處于神以佐堯者也,伯翳能議百物以佐舜者也。其後皆不失祀而未有興者,周衰其將至矣。
「史記,秦本紀」:
秦之先,帝顓頊之苗裔孫曰女修。女修織,玄鳥隕卵,女修吞之,生子大業。大業取少典之子,曰女華。女華生大費,與禹平水土。已成,帝錫玄圭。禹受曰:非予能成,亦大費為輔。帝舜曰:咨爾費,贊禹功,其賜爾皁游。爾後嗣將大出。乃妻之姚姓之玉女。大費拜受,佐舜調馴鳥獸,鳥獸多馴服,是為柏翳(益)。舜賜姓嬴氏。
昔伯翳為舜主畜,畜多息,故有土,賜姓嬴。今其後世亦為朕息馬,朕其分土為附庸。邑之秦,使復續嬴氏祀,號曰秦嬴。亦不廢申侯之女子為駱適者,以和西戎。
秦之先為嬴姓。其後分封,以國為姓,有徐氏、郯氏、莒氏、終黎氏、運奄氏、菟裘氏、將梁氏、黃氏、江氏、修魚氏、白冥氏、蜚廉氏、秦氏。然秦以其先造父封趙城,為趙氏。
「史記,鄭世家」:秦,嬴姓,伯翳之后也,伯翳佐舜懷柔百物。
「漢書,地理志下」:
秦之先曰柏(伯)益,出自帝顓頊,堯時助禹治水,為舜朕虞,養育草木鳥獸,賜姓嬴氏,歷夏,殷為諸侯。
「說文解字,女部」:嬴:少昊氏之姓也。从女,羸省聲。
「潛夫論,志氏姓」:後嗣有皋陶(繇),事舜。舜曰:皋陶!蠻夷滑夏,寇賊姦宄,女作士。其子伯翳,能議百姓以佐舜、禹,擾馴鳥獸,舜賜姓羸。
綜合歸納以上,不相矛盾的記載:
嬴姓國:秦。
嬴姓和伯益(柏翳)有關。伯益是皋陶(繇)之子,出自帝顓頊。
嬴姓和少昊和帝顓頊有關。
有關於「皋陶」的記載:
「大戴禮記,主言」:昔者舜左禹而右皋陶,不下席而天下治。
「說苑,君道」(前劉漢,劉向):當堯之時,舜為司徒,契為司馬,禹為司空,后稷為田疇,夔為樂正,倕為工師,伯夷為秩宗,皋陶為大理,益掌敺禽,堯體力便巧不能為一焉,堯為君而九子為臣,其何故也?堯知九職之事,使九子者各受其事,皆勝其任以成九功,堯遂成厥功以王天下,是故知人者王道也,知事者臣道也,王道知人,臣道知事,毋亂舊法而天下治矣。
「史記,五帝本紀」:舜得舉用事二十年,而堯使攝政。攝政八年而堯崩。三年喪畢,讓丹朱,天下歸舜。而禹、皋陶、契、后稷、伯夷、夔、龍、倕、益、彭祖自堯時而皆舉用,未有分職。
「呂氏春秋,君守」(姬衛,姜呂不韋):奚仲作車,蒼頡作書,后稷作稼,皋陶作刑,昆吾作陶,夏鯀作城,此六人者所作當矣,然而非主道者,故曰作者憂,因者平。
「管子,法法」(姜齊,管仲):舜之有天下也,禹為司空,契為司徒,皋陶為李(理),后稷為田。
「淮南子,詮言訓」(前劉漢,劉安):辟地墾草者,後稷也;決河濬江者,禹也;聽獄制中者,皋陶也;有聖名者,堯也。
「淮南子,泰族訓」:堯之舉禹、契、後稷、皋陶,政教平,奸宄息,獄訟止而衣食足,賢者勸善而不肖者懷其德。
*************************
姒姓:
「國語,周語下」:其在有虞,有崇伯鯀,播其淫心,稱遂共工之過,堯用殛之于羽山。其後伯禹念前之非度,厘改制量,象物天地,比類百則,儀之于民,而度之于群生,共之從孫四岳佐之。
帥象禹之功,度之于軌儀,莫非嘉績,克厭帝心。皇天嘉之,祚以天下,賜姓曰姒、氏曰有夏,謂其能以嘉祉殷富生物也。祚四岳國,命以侯伯,賜姓曰姜、氏曰有呂,謂其能為禹股肱心膂,以養物豐民人也。
「爾雅,釋親」(先劉漢,著者不詳):女子同出謂先生為姒,後生為娣。
「大戴禮記,帝繫」:成湯卒受天命,不忍天下粒食之民刈戮,不得以疾死,故乃放移夏桀,散亡其佐。乃遷姒姓于杞。
「史記,五帝本紀」:帝禹為夏后而別氏,姓姒氏。
「春秋繁露,三代改製質文」:天將授禹,主地法夏而王,祖錫姓為姒氏。
「白虎通德論,姓名」:禹姓姒氏,祖以億生。殷姓子氏,祖以玄鳥子也。周姓姬氏,祖以履大人跡生也。
「潛夫論,志氏姓」:昔堯賜契姓子,賜棄姓姬;賜禹姓姒,氏曰有夏;伯夷為姜,氏曰有呂。
綜合歸納以上,不相矛盾的記載:
姒姓和夏禹有關。
姒是姊,那應該還有「娣」。因為要成為「姊」,就一定要有弟妹。
妘姓:
「國語,鄭語」:
夫成天下之大功者,其子孫未嘗不章,虞、夏、商、周是也。虞幕能聽協風,以成樂物生者也。夏禹能單平水土,以品處庶類者也。商契能和合五教,以保于百姓者也。周棄能播制百穀蔬,以衣食民人者也。其後皆為王公侯伯。
祝融亦能昭顯天地之光明,以生柔嘉材者也,其後八姓于周未有侯伯。佐制物于前代者,昆吾為夏伯矣,大彭、豕韋為商伯矣。當周未有。
己姓昆吾、蘇、顧、溫、董,董姓鬷夷、豢龍,則夏滅之矣。彭姓彭祖、豕韋、主動稽,則商滅之矣。禿姓舟人,則周滅之矣。妘姓鄥(鄢)、鄶、路、偪陽,曹姓鄒、莒,皆為采衛,或在王室,或在夷狄,莫之數也。而又無令聞,必不興矣。斟姓無後。
融之興者,其在羋姓乎?羋姓夔越不足命也。蠻羋蠻矣,唯荊實有昭德,若周衰,其必興矣。姜、嬴、荊、羋,實與諸姬代相干也。姜,伯夷之後也,嬴,伯翳之後也。伯夷能處于神以佐堯者也,伯翳能議百物以佐舜者也。其後皆不失祀而未有興者,周衰其將至矣。
「大戴禮記,帝繫」:
陸終氏娶于鬼方氏,鬼方氏之妹謂之女隤,氏產六子;孕而不粥,三年,啟其左脅,六人出焉。其一曰樊,是為昆吾;其二曰惠連,是為參胡;其三曰籛,是為彭祖;其四曰萊言,是為云鄶人;其五曰安,是為曹姓;其六曰季連,是為羋姓。
昆吾者,衛氏也;參胡者,韓氏也;彭祖者,彭氏也;鄶人者,鄭氏也;曹姓者,邾氏也;季連者,楚氏也。
「說文解字,邑部」:鄶:祝融之後,妘姓所封。潧洧之間。鄭滅之。从邑會聲。
「潛夫論,志氏姓」:祝融之孫,分為八姓:己、禿(應該是「年」或「秊」)、彭、姜、妘、曹、斯、牟(羋)。己姓之嗣飂叔安,其裔子曰董父,實甚好龍,能求其嗜欲以飲食之,龍多歸焉。乃學擾龍,以事帝舜。賜姓曰董,氏曰豢龍,封諸朡川。朡夷、彭姓豕韋,皆能馴龍者也。豢龍逄以忠諫,桀殺之。凡因祝融之子孫,己姓之班,昆吾、藉、扈、溫、董。
禿姓朡夷、豢龍,則夏滅之。祖姓彭祖、豕韋、諸稽,則商滅之。姜姓會人,則滅之。妘姓之後封於鄢、會、路、偪陽。
綜合歸納以上,不相矛盾的記載:
妘姓和祝融有關。
祝融之後,原本有六「子」:樊、惠連、籛、萊言、安、季連。後來又分為八姓:己(昆吾)、禿(應該是「年」或「秊」或「季」)、彭、姜、妘(云鄶)、曹、斯(斟)、牟(羋)。其中的「禿羋」應該是同出自「季」姓。「姜」姓應該是氏(適)姜,也就是說,其中有一支派轉到姜姓部族。
*****************
妊姓:
「山海經,大荒北經」:
有儋耳之國,任姓,禺號子,食穀。北海之渚中,有神,人面鳥身,珥兩青蛇,踐兩赤蛇,名曰禺彊。
又有無腸之國,是任姓,無繼子,食魚。
有繼無民,繼無民任姓,無骨子,食氣、魚。
「山海經,海內經」:帝俊生禺號,禺號生淫梁,淫梁生番禺,是始為舟。番禺生奚仲,奚仲生吉光,吉光是始以木為車。
「史記,梁孝王世家」:李太后,親平王之大母也。而平王之后姓任,曰任王后。
「釋名,釋天」:壬,妊也。陰陽交,物懷妊也。至子而萌也。
「潛夫論,志氏姓」:
黃帝之子二十五人,班為十二:姬、酉、祁、己、勝、蔵、伾(任)、拘、釐、姞、衣氏也。
夏之興,有任奚為夏車正,以封於薛,後遷于祁。
綜合歸納以上,不相矛盾的記載:
妊姓和「奚」「車」有關。妊姓出自禺號出自帝俊。
妊姓封於薛。妊和壬任有關。「薛」有「辛」字。
「黃帝」是在禹時代的「大洪水」之前的帝。
*************************
姞姓:
「國語,晉語四」:凡黃帝之子,二十五宗,其得姓者十四人為十二姓。姬、酉、祁、己、滕、箴、任、荀、僖、姞、儇、依是也。
「春秋左傳,宣公」(姬魯,或為左丘明著):姞,吉人也,后稷之元妃也。
「潛夫論,志氏姓」:
黃帝之子二十五人,班為十二:姬、酉、祁、己、勝、蔵、伾(任)、拘、釐、姞、衣氏也。
台(吉)氏女為后稷元妃,繁育周先。姞氏封於燕。
綜合歸納以上,不相矛盾的記載:
姞姓出自黃帝。
妊姓封於燕。妊和姬周后稷有關。
「黃帝」是在禹時代的「大洪水」之前的帝。
***************************
娀姓:
「詩經,商頌長發」:濬哲維商,長發其祥。洪水芒芒,禹敷下土方,外大國是疆。幅隕既長,有娀方將,帝立子生商。
「淮南子,墬形訓」:昆吾丘在南方,軒轅丘在西方,巫鹹在其北方,立登保之山,暘谷、榑桑在東方,有娀在不周之北,長女簡翟,少女建疵。
「烈女傳,契母簡狄」:契母簡狄者,有娀氏之長女也。當堯之時,與其妹娣浴於玄丘之水。有玄鳥銜卵,過而墜之。五色甚好,簡狄與其妹娣競往取之。簡狄得而含之,誤而吞之,遂生契焉。
「大戴禮記,帝繫」:帝嚳卜其四妃之子,而皆有天下。上妃有邰氏之女也,曰姜原,氏產后稷;次妃有娀氏之女也,曰簡狄,氏產契;次妃曰陳隆氏,產帝堯;次妃陬訾氏,產帝摯。
「史記,殷本紀」:殷契,母曰簡狄,有娀氏之女,為帝嚳次妃。三人行浴,見玄鳥墮其卵,簡狄取吞之,因孕生契。契長而佐禹治水有功。帝舜乃命契曰:百姓不親,五品不訓,汝為司徒而敬敷五教,五教在寬。封于商,賜姓子氏。契興於唐、虞、大禹之際,功業著於百姓,百姓以平。
「漢書,外戚傳」:殷之興也以有娀又有榇,而紂之滅也嬖妲己;周之興也以姜嫄及太任、太姒,而幽王之禽也淫褒姒。
「說文解字,女部」:娀,帝高辛之妃,偰母號也。从女戎聲。
「潛夫論,五德志」:娀簡吞燕卵生子契,為堯司徒,職親百姓,順五品。
綜合歸納以上,不相矛盾的記載:
娀姓和殷商國和契有關。
娀姓和戎部族有關。
有關於「戎」部族的記載:
「詩經,魯頌閟宮」:戎狄是膺。荊舒(或「貉」)適懲,則莫我敢承。
「白虎通德論,社稷」:曰四夷之樂者何謂也?以為四夷外無禮義之國,數夷狄者從東,故舉本以為之總名也。言夷狄者,舉終始也;言蠻,舉遠也;言貉,舉惡也。則別之,東方為九夷,南方為八蠻,西方為六戎,北方為五狄。
「禮記,曲禮下」(前嬴秦,儒家):九州之長入天子之國,曰牧。天子同姓,謂之叔父;異姓,謂之叔舅;於外曰侯,於其國曰君。其在東夷、北狄、西戎、南蠻,雖大,曰子。於內自稱曰不穀,於外自稱曰王老。庶方小侯,入天子之國,曰某人,於外曰子
「說文解字,羊部」:羌,西戎牧羊人也。
**********************
嬭姓:
「國語,鄭語」:姜、嬴、荊、羋,實與諸姬代相干也。
「大戴禮記,帝繫」:陸終氏娶于鬼方氏,鬼方氏之妹謂之女隤,氏產六子;孕而不粥,三年,啟其左脅,六人出焉。其一曰樊,是為昆吾;其二曰惠連,是為參胡;其三曰籛,是為彭祖;其四曰萊言,是為云鄶人;其五曰安,是為曹姓;其六曰季連,是為羋姓。
「史記,楚世家」:吳回生陸終。陸終生子六人,坼剖而產焉。其長一曰昆吾;二曰參胡;三曰彭祖;四曰會人;五曰曹姓;六曰季連,羋姓,楚其后也。昆吾氏,夏之時嘗為侯伯,桀之時湯滅之。彭祖氏,殷之時嘗為侯伯。
「潛夫論,志氏姓」:祝融之孫,分為八姓:己、禿(應該是「年」或「秊」)、彭、姜、妘、曹、斯、牟(羋)。
「潛夫論,志姓氏」:羋姓之裔熊嚴,成王封之於楚,是謂粥熊,又號粥子。生四人,伯霜、仲雪、叔熊、季紃。紃嗣為刑子,或封於夔,或封於越。夔子不祀祝融、粥熊,楚伐滅。公族有楚季氏、列宗氏、鬭強氏、良臣氏、耆氏、門氏、侯氏、季融氏、仲熊氏、子季氏、陽氏、無鈞氏、蒍氏、善氏、陽氏、昭氏、景氏、嚴氏、嬰齊氏、來氏、來纖氏、即氏、申氏、訋氏、沈氏、賀氏、減氏、吉白氏、伍氏、沈瀸氏、餘推氏、公建氏、子南氏、子庚氏、子午氏、西氏、王孫、田公氏、舒堅氏、魯陽氏、黑肱氏,皆羋姓也。
嬭姓和祝融和羋楚國有關,並且是分支氏族龐大的姓族。但是,留傳下來的支那史書卻沒有相關的嬭姓記載。一直到20世紀從楚墓出土楚簡的記載,才知道:楚王的姓應該是「嬭」,氏是「酓」,而不是姓「羋」氏「熊」。
原本在長江流域和黃河流域之間廣大區域的強大楚王國,為何遺留下來的支那古書文獻的相關記載很少,並且還會連姓氏都記載錯誤?因為,這是被掩蓋和黜滅和竄改的「歷史」。
楚王國是屬於祝融一系的後代。有關於「祝融」的記載:
「山海經,海外南經」:南方祝融,獸身人面,乘兩龍。
「山海經,大荒西經」:有芒山。有桂山。有榣山。其上有人,號曰太子長琴。顓頊生老童,老童生祝融,祝融生太子長琴,是處搖山,始作樂風。
「山海經,海內經」:
炎帝之妻,赤水之子聽訞生炎居,炎居生節並,節並生戲器,戲器生祝融,祝融降處于江水,生共工,共工生術器,術器首方顛,是復土穰,以處江水。共工生后土,后土生噎鳴,噎鳴生歲十有二。
洪水滔天。鯀竊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殺鯀于羽郊。鯀復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
「禮記,月令」:孟夏之月,日在畢,昏翼中,旦婺女中。其日丙丁。其帝炎帝,其神祝融。其蟲羽。其音徵,律中中呂。
「白虎通德論,號」:
三皇者,何謂也?謂伏羲、神農、燧人也。或曰伏羲、神農、祝融也。《禮》曰:伏羲、神農、祝融,三皇也。
謂之祝融何?祝者,屬也;融者,續也。言能屬續三皇之道而行之,故謂祝融也。
「白虎通德論,京師」:其神祝融,祝融者,屬續。其精為鳥,離為鸞。
「漢書,五行志下之下」:宋,大辰之虛;陳,太昊之虛;鄭,祝融之虛:皆火房也。星孛及漢;漢,水祥也。衛,顓頊之虛,其星為大水。水,火之牡也。
祝融一系在上古支那,原本是很顯赫的姓氏部族。
相關連結:
山海經的「帝世本紀」和「王世本紀」
福穆薩真理國國徽旗(National Emblem and Flag of Formosa)
文章分類
- 「以諾書」(Book of Enoch)臻英譯本 (5)
- 「物縱」地理分佈 (45)
- 543雜文 (19)
- 三分之二斃淘汰亽「666」獸印記 (114)
- 不厷平的審判就是不義 (146)
- 不要褻瀆「神」! (644)
- 天災地禍 (184)
- 日本天理教原典《御筆先》 (17)
- 日本神道教與天理教 (4)
- 扔到「硫磺火湖」焚燒的對样 (954)
- 末世神學 (220)
- 正本清源 (21)
- 西緬加利未亽軍事廛業 (232)
- 科學新知 (46)
- 英法百年戰爭 (30)
- 真理國度經貿通關傿證 (168)
- 神示(Signs) (117)
- 國際軍事廛業統計 (165)
- 國際競賽廛業統計 (32)
- 敝禔亽得勝者 (49)
- 義斯蘭御彌赫迪教瞺 (16)
- 滿洲國(Manchukuo)簡史 (3)
- 福穆薩通貨度量衡歷史考據 (186)
- 蒙古帝國(Mongol Empire)簡史 (4)
- 臻字典 (22)
- 臻醫學 (34)
- 臻譩古蘭經 (15)
- 臻譩英臻字選 (50)
- E言堂 (547)
- E篇散文 (9)
- E篇諰冊心得 (28)
- EUSO寓言 (8)
- EUSO演義福穆薩史 (54)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