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6月1日 星期三

第四之二十五回

清法安南戰事自兩軍對峙開始,後持續以邊武力戰爭邊外交和談,且戰且和的交互攻防情勢下進行,安南國王則觀視勝敗風向,改變親疏立場。
法國面對與歐陸文化地理氣候作戰方式截然不同的安南戰場,以戰習戰,不斷摸索修正戰術。對戰過程中,法軍算是勝多敗少,並隨勝戰累積,作為對清國議和談判籌碼。唯可困腦遠征法軍,當屬後援軍費,戰爭步調視國會何時通過軍費預算而定。
而清國作戰部隊,問題叢生,指揮調度,後勤供給,派閥矛盾,軍紀渙散,等等不一而足。蓋清國自剿平太平天國後,地方團練部隊成為作戰主力,湘淮楚桂滇等各軍,駐紮各地,各自訓練,遇有戰事方才調度前往前線作戰,至於聽誰統帥,如何相互支援作戰,莫衷一是。稱是清國軍,不如稱為地方軍閥來的貼切,活躍安南北圻的黑旗軍亦是如此。

主要陸戰場在安南北圻。紅河流域以北至支那桂滇邊界間,為法清兩國攻防交戰區域,而位處北圻中心紅河三角洲頂點的河內,正是法國固防重鎮。自河內沿紅河行船上溯,過興化可通支那滇省境內,選陸路行走右北,經諒山可進入支那桂省境內。為確保河內不置於腹背受敵,紅河流域左南岸山西必先固守,接臨諒山的北寧務必堅防。再者,為使紅河沿岸運輸得以順暢,北岸中段大省宣光不得淪失。是以,軍事佈陣沿紅河兩岸左右步踏上溯,分別是左步山西右踏宣光再左停步於邊境省興化。而陸路軍事固防亦是左太原右北寧,左右拳進逼前線邊境大省諒山與堅衛後防重鎮河內。
安南國王雖懦弱腐敗,可是不傻。懇請劉永福勤王守護北圻紅河流域,任命為三宣提督,駐護地區即是山西宣光興化三省。

1881年法國議會通過安南軍事預算240萬法郎後,位於南圻湄公河三角洲的交趾支那西貢殖民政府,1882年由上校李威利率兵數千佔領河內。雖1883年李威利與多名軍官遭劉永福黑旗軍計誘伏擊身亡,但可河內已由法軍據領。爾後,法國再通過550萬法郎軍事預算,派西貢軍區司令波滑北上固防河內,並圍剿黑旗軍,還是不成。法軍深覺單以陸軍異地與黑旗軍近身作戰,實屬不利,而紅河流域水路可航行武裝艦艇,遂有水陸聯合作戰打算,於是任命海軍少將孤拔為北圻遠征軍司令,指揮作戰。
黑旗軍經與波滑對戰期間,開始增強地營防衛構事,以躲避法軍優勢砲火,且在河岸置放障礙防阻法國船艦航行。劉永福黑旗軍在法安順化條約簽署後,接受清國特使唐景崧招安加入清軍作戰,唐景崧並作為黑旗軍參謀。

1883年12月,法國追加安南軍事預算2900萬法郎,派由孤拔親率軍6000人,以輕艦隊遊走紅河掩護陸戰部隊進行攻堅與拆除岸邊障礙,海陸軍聯合以優勢火力對黑旗軍與清國滇桂軍10營5000人作戰,僅3日即攻下山西,以傷亡400餘兵員為代價,站穩征領紅河流域第一步。劉永福黑旗軍在此攻防戰中,不敵敗走,轉退回防興化保勝地區。

1884年2月孤拔回海上率領艦隊,安南陸戰場遠征軍司令改由陸軍將領米樂率領,兵員擴充為16000名,再分為兩旅由副司令波里與尼格里率領,由河內出發分兩路圍攻北寧。北寧不虧為戰略要地,清法兩軍所見略同,清軍早已佈防有40營兵力,法軍沿用水陸作戰方式,以艦艇砲擊掩護陸戰隊圍擊清軍部隊,清軍40營約20000兵員潰散,屬滇軍往西撤退至興化,屬桂軍則轉退右北至諒山邊境集結。黑旗軍且戰且走至太原再返回興化保勝。法軍沿路追擊黑旗軍與滇軍至興化,但以戰線過長,兵力防守吃緊,且東半諒山尚有硬戰需一決勝負,法軍遂以東備戰諒山,西固守宣光的戰略,停止北圻陸戰,並以此回陸戰大勝為籌碼與清國談判。

談判期間,安南北圻陸戰階段停止,福爾摩沙海峽海陸功防戰開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