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篆样形「臻」字小篆样形「臻」字
完全文字的源流
支那文字的源流,如果按照現在通行的語文「歷史」版本的詮釋,比較有根據的考據說法是:由殷商的「甲骨」文字開始,之後是「鐘鼎」文字(又稱為「金文」),後來就是「大篆」和「小篆」文字。「金文」也算是「大篆」字體的一種,說文解字所編入的文字是「小篆」。
基本上不論是怎麼區分,這些字體都是因為所用來刻寫或書寫的「文具」材質而有不同。這是很明顯可知的事情,隨便用竹簡木片絲帛樹葉獸皮就可以刻寫或書寫,有誰會為了「寫字」非得特地去收集龜甲和獸骨?或者是更麻煩煅燒鐘鼎?再怎麼研究考據甲骨鐘鼎的字體,這不過是一小部分專用來占卜或歌功頌德的文字,就好像牌匾的文字一樣。即使想要研究考據文字,反而是考據用竹簡絲帛篆寫的「楚文」才是正途!就連「篆」字都是「竹」字頭,這不是很清楚的事嗎?什麼甲骨學權威?占卜刻字的鑑賞權威嗎?廢品!
還真以為甲骨文是支那文字的起源?現在留存約有15萬片,收集不到5000個單字,能解讀出來只有約三分之一,而且都還僅是有關於占卜的文字。鐘鼎文收集約有3000字,能解讀約有1800字,但是後來所收集的「漢字」,單以清帝國的康熙字典為例就有4萬7035字,其他多出的4萬餘字從何而來?即使能把全部的甲骨文字和鐘鼎文字都解讀出來,或許可以得到一些生動的歷史「小故事」,但是對現代的文字使用只有一點點的「訓詁」文字原意的作用!更何況大多還是在亂猜謬解!那不如用同樣的造字邏輯重新造字,這樣還可以有真實的「意義」。
縱使是至少有4萬多字,但是選用差不多5000字,就足以應付所有的日常語文,只要將這些常用字一一正確「定義」原意,那將會比世界上的任何語文「工具」都方便使用。就以太陽系的行星來說,只要會「金木水火土」這五個字再加上個「星」字,這樣就可以標識五個鄰近地球的行星。「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土星」這五個「詞」,其實也算是新造出來的「字」,样符和形符各自分開後又可以「排列組合」用在其他的「場合」。你們有幾個人可以用英語輕易又正確的背出同樣的五個行星?更何況這五個英文單字還不能用在其他場合!
說是「漢字」還不如稱為是「楚字」,稱為「中國文字」還不如稱為是「支那文字」。自稱為文字的「所有人」,卻連文字的原意都會亂說謬解胡考瞎據,這不是笑話嗎?支那「漢人」的貼標籤改名「據為己有」的本事還真是無與倫比,如果清帝國的滿人也如此厚顏無恥,那應該也可以改稱為「清字」!現在起就是稱為「完全文字(Complete character)」,也就是「臻」字!
「秦」和「琹」
小篆样形「秦」字小篆样形「琴」字
支那古書「說文解字,卷八禾部」(後劉漢,許慎):「秦,伯益之後所封國。地宜禾。从禾,舂省。一曰秦,禾名。」
支那古書「說文解字,卷八臼部」:「舂,擣粟也。从廾持杵臨臼上。午,杵省也。古者雝父初作舂。」
小篆样形「舂」字小篆样形「奉」字
型樣「秦」字,如果按照支那古書「說文解字」的拆解,就是上「舂」字頭省掉柢符字下「臼」,改從「禾」字。這樣的形样「秦」字,就如同「舂」一樣,只是「从廾持杵臨臼上」變成是「从廾持杵臨『禾』上」。照這麼同樣說文解字,「奉」應該就是「从廾持杵臨『手』上」,「泰」應該就是「臨在『水』上」?有誰會把「舂杵」臨到手上水上?追溯到原初就是有一個叫做「雝父」(據說是黃帝的下臣)發明了「舂」的緣故?這又是在亂說謬解!不過,支那古書「說文解字」對這幾個字的解釋都不一樣,就連編入的部首都不一樣,所解說的「舂省」「杵省」有何根據?這都是在亂說謬解!
「禾」一定會是在「臼」之前就有,「午」字一定是比「杵」字更早就有,這是很明顯可知的事情。是不是可以這麼解說「舂」是「秦省」?
有關「秦」字的源來,有一個野史小故事是這麼說:秦王嬴政(秦始皇)擊滅韓趙魏楚燕齊六國統一「兲下」,之後,他和眾下臣商量想要取個新國號取代原本的「琹」國號。有人就提議將「春秋」取春字頭和秋禾字旁合而為一就是「秦」字。就這樣原來的「琹」國號就變成「秦」。這是亂編出來的故事!因為早在秦始皇還沒擊滅六國以前,「秦」的封國領地的名號早就已經沿用了好幾百年!「琹」字則是和「琴」有關,也就是一種木琴,「琴」則是一種「金」琴。
支那的「歷史」記載不止稗官會亂編野史故事,就連被視為是「正史」也是在亂編而且還要更為「荒唐」!比如說,春秋五霸:齊桓公、宋襄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或者是另一組五霸: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闔閭、越王勾踐。發現其中有很大的差異嗎?這是很明顯可知的事情,在支那長江流域的楚王國和吳王國和越王國不是北方黃河流域的「周王國」所分封的諸侯「公國」。後來的儒家史書把楚王國和吳王國和越王國貶低成周王國「春秋」的一部份!事實上,內支那南方的楚吳越三個王國和北方的周王國是對等不隸屬的四個獨立王國,各自有自己的文字和歷史。儒家亂編的史書因為不嚴謹反而還記載一些「真相」。
在內支那北方的秦穆公原本是屬於「周王國」所分封的諸侯公國之一,後來各個諸侯公國自封為「王國」,秦王國也是如此變成「戰國」七雄之一。在秦王嬴政擊滅其他六國後,他就自稱為秦始皇帝,他開始進行「文字統一」,他的下臣李斯統籌編寫的小篆字體就是統一書寫的規格字體。雖然說為了達到文字和思想統一,秦始皇曾經嚴厲執行改革政策,而且秦帝國還是重農輕商。不過,秦帝國的國「年」不長(只有15年),這種文字和思想的改革政策沒有什麼具體成效。反倒是因為焚書「坑儒」一事(即使真有此事,也不是只有儒家受害)*,被儒家史書責斥到一無是處。
真正實行文字和思想統一,其實是後來的國年長達約422年的漢帝國,所以才會有後來的「漢字」,這不是很清楚的事嗎?有多少在秦帝國時期還存留的各國史書是在此時期被無聲無息的「消滅」,全部改成「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版本的史書?而且想不到,秦帝國時期所統籌編寫出來的小篆字體還被漢帝國的儒家「沿用」來實行文字和思想統一,反過來「批鬥」秦始皇。
小篆字體是從大篆字體簡化書寫而來,簡化書寫在當時是文字演變的趨勢,但是在北方發展出來的小篆文字會「省化」掉样符字或者為了書寫的「美觀」而變形錯混,「秦」字就是其中之一。
*:有關秦帝國「焚書」一事的記載是根據漢帝國的司馬遷所編寫的「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相隔超過百年以上。有關「坑儒」一事的記載,在史記是記載「坑術士」,後來會有「坑儒」的說法是在「後漢」帝國才有的說法,相隔超過二百年以上。如果真是已經被「焚書」毀盡,而且中間還有項羽火燒秦帝國皇都咸陽「大火三月不止」,那後來的司馬遷等等所根據的史料從何而來?更何況是那些相隔千年前以上的黃帝「王室」的相傳歷史,憑空亂編出來的故事嗎?
「秦」字的原來形样
甲骨样形「秦」字金文样形「秦」字楚文样形「秦」字
「秦」字的原來形样,從甲骨和金文和楚文字體可以看到原本是下「秝」(中語音同「利」)字形,也就是像一左一右兩個「禾」字,並不是後來的小篆字體只有一個「禾」字。「秦」字可分拆成上中下三部分,中間部分的雙手形样的「廾」(中語音同「拱」),這是形符字,下「秝」和上「午」字形是样符字。你們有看到甲骨样形「秦」字的雙手所拱捧的部分,不是「午」字形嗎?
「秦」字的台語音唸作「Jinm」,發音和「真」一樣,只是聲調不同,「真」是平聲,「秦」是上聲。不同「聲調」在口語表達就會自然「矯正」定調,同樣的字和不同的字一起連接發音或者因為說話當時的「強調」而使聲調也會跟著有變化,這用文字表達不出來。總而言之,「秦」和「真」在台語是同音,不是像在中語的「秦」和「琴」同音。「琴」在台語唸作「Ginm」。
「秦」字看起來不會特別繁雜,但是逐一拆解後,有很多深奧的意義在其中。以「秦」字為事符的字有「秦螓蓁嫀嗪臻溱榛獉搸轃縥」,其中「秦」「臻」(中語音同「真」)是常用的字,就以這兩個字來解說「秦」字的原來意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