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3月10日 星期三

日本神道教與天理教(一)

Amaterasu

日本神道教(Shinto)是信拜迦微(Kami)的一體金字塔宗教。神道教的源由基礎是薩滿教的萬物有靈論。神道教的信仰體系,越往金字塔下層越是萬物有靈和人靈的信仰,越往頂端就越純粹抽象,名之為神,卻沒有任何特定神像或特定對應的人物,而是自然的神靈和神命(providence)融合的抽象神道象徵。

神道一詞的漢字(kanji)源出自西元720年編著完成的日本最早的編年史日本書紀(Nihon Shoki)。根據日本書紀的有明天皇紀(Chronicle of Emperor Yōmei)的記載:「天皇信佛法,尊神道」。日本語的原意,神道的意思是迦微的道(kami-way)。迦微的意思是靈體(Spirit)

神與祇的象形漢字原意
象形漢字的「神」(God)字,左示右申。「示」字,上二下三丨,「二」或「亠」(音頭)為古象形字的「上」(above),相連的三「丨」(音滾)的意思是日月星。「示」的意思是顯現。「申」字為古象形字「电」,也就是閃電。「申」的意思是陳述
因此,象形「神」字的意思是天上的日月星與雷電是神的顯現和申示,用以表示敬畏。

象形漢字的「祇」(Deity)字,左示又氏。「氏」字為古象形文字的「支」,表意是用木干支撐部落貴族標誌。「氏」的意思是部落氏族的標誌。古支那人將人名後加「氏」,用以作為宗族部落的區分。
因此,象形「祇」字的意思是地面上的部落氏族所各自信拜的地祇。

因此,根據古支那象形漢字的原意:在上的是「神」,在地的是「祇」。

迦微與塔麻希伊的日本語原意
支那語的原意,魄的意思是靈體,魂的意思是靈魂(Soul)
日本語的原意,迦微的意思是靈體,塔麻希伊(Tamashii)的意思是靈魂。塔麻希伊沒有固定的實體,但是附著在物體或人體上,就成為迦微。

日本語原初並沒有自己的書寫文字,而是借用支那大陸傳來的漢字。古日本人借用象形漢字的「神」用來表意他們所敬拜的天地之間所有的迦微。

根據西元18世紀的日本國學家本居宣長(Motoori Norinaga)的著作「古事傳記」的定義:「凡稱迦微者,從古典中所見的諸神為始,鳥獸草木山海等等,凡不平凡者均稱為迦微。不僅單稱優秀者﹑善良者﹑有功者。凡兇惡者﹑奇怪者﹑極可怕者亦都稱為神。」古日本人的「神」字的意思是「迦微」,不單只是天上日月星與閃電是神的顯示和申啟。

因此,雖然同樣記為「神」道,但是含意不同。日本漢字的「神」,意思是相近於支那語中的「神」和「祇」和「魄」的含意。也就是在「古事傳記」中迦微的定義。

:有關於薩滿教與萬物有靈和靈體和靈魂,詳見:薩滿教與祖靈信仰
:providence:God, or a force that some people believe controls our lives and the things that happen to us, usually in a way that protects us.
在此翻譯為「神命」。「命」表示一種靈體行事的方式。
:日本語並沒有自己的書寫文字,而是借用支那大陸傳來的漢字,也因此日本在西元8世紀左右才有完整的史書出現,在此之前都是用吟唱的詩歌或口說故事來記憶流傳古老的民族部落歷史。漢字的借用可以是表意或是表音,因此日本漢字所代表的意義會和原本表意的象形漢字的原意有不同。
:「申」字也是十二地支之一,古支那人用以表示月亮曆(陰曆)和時辰。十二地支自一年的建春的第一月份開始,分別記為: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子丑。寅與申是相對的方位。古支那人觀察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東方為一年春天的開始,稱為寅月。斗柄指向西方為一年秋天的開始,稱為申月。在寅月時,北斗七星的斗杓正是在西方的申。因此,有一說「神」是指北斗。但是,北斗的斗杓並不是只會停留在「申」的方位,並且,在「示」字中已經有星辰的表意。

:有一說「神道」一詞的來源是假借古支那易經觀卦的「彖傳」的註釋文句:「觀天之神道,而四時不忒。聖人以神道設教,而天下服矣。」無法得知這種說法是否為確有其事。因為雖然同樣記為「神道」,含意完全不同,而「設教」的意思是教育教化,不是指宗教信仰。

延伸閱讀:
Encyclopedia of Shinto:kami:Definitions and Typology
Encyclopedia of Shinto:Shinto and Ancient Chinese Thought

日本列島簡史
舊石器時代(約西元前35000年到西元前14000年)
根據考古的挖掘考據,日本列島最早約在西元前35000年的冰河時期的舊石器時代(Paleolithic Age)就有人類居住。當時日本列島與亞洲大陸相連,直到末冰河時期(last glacial period)即將結束,氣候的暖化使日本列島與亞洲大陸逐漸分離。


西元前20000年舊石器時代的日本列島

繩文時代(約西元前14000年到西元前400年)
根據考古的挖掘考據,日本列島大約在西元前14000年進入繩文時代(Jōmon period)。繩文時代處在中石器時代(Mesolithic Age)和新石器時代(Neolithic Age)。這個時候的遠古日本人製作繩索圖案的陶器和土偶,大部分住在半地穴式房屋,主要以打獵採集維生。盛行巫術,並有拔齒等習慣。


西元前1000年到西元前400年,日本繩文後期的土偶

彌生時代(約西元前500年到西元300年)
根據考古的挖掘考據,日本列島大約在西元前500年進入彌生時代(Yayoi period)。彌生時代是以本州(Honshū)東京地區的彌生町所命名,在此地區發現與繩文時期不同樣式的陶器。這個時候的遠古日本人開始以水稻農耕維生。彌生文明主要分佈在南部的九州島(Kyūshū)和四國(Shikoku)到北部的本州島。更北方的北海道(Hokkaidō)除外。

彌生時代的日本列島與亞洲大陸的內支那漢帝國開始有往來,同時期的古支那史書記載此時的日本列島為委國或倭國(Wō)

Na of Wa
西元57年左右的「漢委奴國王」印

古墳時代(約西元250年到西元538年)
根據考古的挖掘考據,日本列島大約在西元250年進入古墳時代(Kofun period)。古墳時代是以各部族王國的統治豪族所建大量的陵墓所命名。古墳主要分佈在日本本州島南部關西地方(Kansai region)的大和盆地的奈良和大阪地區。這種古墳陵墓的特徵持續到後來的飛鳥時代。
古墳時代主要是由強大的大和國(Yamato)的朝代所統治。因此,古墳時代和飛鳥時代又可稱為是大和時代(Yamato period)

Yamato Province
日本本州關西地方的奈良地區的大和國

飛鳥時代(約西元538年到西元710年)
古墳時代的大和國大約在西元538年將首都遷到飛鳥,日本列島進入飛鳥時代(Asuka period)。飛鳥地區位於現今本州奈良市的南方附近。在飛鳥時代,他們用「日本」(Nihon or Nippon)的自稱取代倭國。
在飛鳥時代,佛教開始從朝鮮半島傳入日本列島,造成日本本土薩滿教信仰開始統合成神道教。他們用支那漢字撰寫有關的神道教的神話故事「古事記」(Kojiki)和大和國的列王編年史「日本書紀」。

Yamato period
西元700年左右,大和帝國的統治領域。北方是蝦夷(Emishi)的部落王國

:依據現今的父系基因Y染色體DNA的研究,日本父系的D單倍群(Haplogroup D),是屬於第一批自非洲遷移的人類。D單倍群大約在5萬5千年前在亞洲分出,主要分佈在圖博、日本,以及印度洋的安達曼群島。詳見:人類遷離非洲(Out of Africa)之二:父系血緣Y染色體DNA單倍群(Y-DNA)
:末冰河時期大約在11萬年前開始,持續到西元前9700年結束。
:根據支那後漢書的記載,西元57年左右,位在現今九州福岡市的奴國(Na)納貢漢帝國。漢帝國授贈「漢委奴國王」璽印給奴國。
:日本語「倭」(Wa)的發音與「和」相同。當時日本沒有書寫文字,因此「倭」字是內支那漢帝國所造。「倭」和「奴」字都帶有女字,這應該是彌生時期日本列島上的王國是母系社會所建立的,而Wa和Na是兩個部族王國的稱呼,因此,內支那漢帝國用帶有女字的「倭」和「奴」來記載。日本後來會使用漢字後,知道「倭」字的貶義後,改用「和」字。也就是說,倭國應該就是和國。
比起帶有「虫」字和「犬」字的其他支那大陸上的民族,「倭奴」的用字還算比較文明。
:蝦夷人應該就是現今居住在庫頁島和北海道的原住民阿伊努人(Ainu)。依據現今的父系基因Y染色體DNA的研究,阿伊努人主要屬於C3單倍群和D單倍群。後來阿伊努人和第二批遷入的O2b單倍群混合成為現在的日本人。也因此,遠古日本的繩文時代應該是阿伊努人的文明。不過,後來的大和國會使用漢字後,也用帶有「虫」字和「犬」字的「蝦夷」來貶稱以漁獵維生的阿伊努人。支那史書宋書則稱阿伊努人是毛人。
阿伊努人

延伸閱讀:
人類遷離非洲(Out of Africa)之一:母系血緣粒線體DNA單倍群(mtDNA)
人類遷離非洲(Out of Africa)之二:父系血緣Y染色體DNA單倍群(Y-DNA)

奈良時代(約西元710年到西元794年)
飛鳥時代的大和帝國大約在西元710年將首都遷到平城京(Heijō-kyō),日本列島進入奈良時代(Nara period)。平城京位於現今本州奈良市。平城京是仿造強大的支那唐帝國的首都長安的建築樣式

西元784年,大和帝國將首都遷到山城國(Yamashiro no Kuni)的長崗京(Nagaoka-kyō)。山城國位於現今本州京都府(Kyoto Prefecture)。

Kyoto Prefecture
日本本州山城國地區(京都府)

平安時代(約西元794年到西元1185年)
西元794年,大和帝國將首都由長崗京遷到平安京(Heian-kyō),日本列島進入平安時代(Heian period)。平安京位於現今本州的京都(Kyoto)。
平安時代早中期,大和帝國的天皇政府的統治權力達到高峰,日本列島強盛多元發展。日本的古典文藝和建築也得以擺脫唐化,逐漸發展日本自己的和式藝術。
但是,外來的印度佛教和支那儒學和陰陽學的影響力也在此平安時代達到最高峰,改變民間的信仰和思想。

平安時代晚期,大和帝國天皇的權力逐漸衰微,統治權力由貴族階級和新興的武士相互爭奪,武士階級(Samurai)逐漸攝政掌權。那部述說著淡淡物哀人傷的小說「源氏物語」,就是在皇室貴族逐漸衰微的平安時代中晚期完成。


源氏物語第5章「若紫」插畫。

:西元663年左右,大和國援助朝鮮百濟王國對支那唐帝國和朝鮮的新羅王國海戰,雙方發生白江口海戰。大和與百濟聯軍慘敗,百濟王國因此滅亡。白江口海戰後,戰敗的大和國革新唐化,派遣唐使到支那學習唐帝國的典章制度,而後建成新都平京城。有關百濟王國與白江口海戰,詳見:蒙古帝國(Mongol Empire)簡史(四)
:日本漢字的「國」字,行政體制相同於州省(Province)。「國」的意思原本應該就是部落王國,後來成為省分。大和國征服日本列島其他部落王國成為大和帝國後,原本的「國」變成一種地方行政區。有關於帝國(Empire)與王國(Kingdom)的差別,詳見:沒有歐洲帝國,也沒有支那帝國
:武士源自於大和國第50代天皇桓武(Emperor Kammu)為討伐蝦夷人所徵募的職業軍人。西元784年,桓武天皇將大和帝國首都遷到山城國的長崗京。
:「源氏物語」是由出身貴族的女作家紫式部(Murasaki Shikibu)大約在西元1001開始撰寫,約十年寫成。被稱為是世界上第一部長篇小說。

鐮倉時代(約西元1185年到西元1333年)

源氏家族的神射手武士那須與一

西元1185年,武士階級的源氏家族(Minamoto Clan)最終擊敗貴族階級的平氏家族(Taira clan),他們取得攝政的統治權力,他們在關東地方(Kantō region)的鐮倉建立由征夷大將軍施行軍政獨裁統治的幕府(Bakufu or Shogunate),日本列島進入鐮倉時代(Kamakura period)。鐮倉位於現今本州的神奈川縣(Kanagawa Prefecture)。

西元1192年,源氏家族的源賴朝(Minamoto no Yoritomo)正式成為鐮倉幕府的首任征夷大將軍。自此日本列島開始由武士階級爭戰攝政的時代,在關西京都的天皇成為虛位元首。

蒙古襲來
西元1274年和西元1281年,蒙古帝國兩次集結蒙古和支那和朝鮮的龐大海陸軍,渡海攻打日本列島。日本列島在鐮倉幕府的防禦動員的準備和突變天氣的幫助下,擊潰蒙古大軍。


日本武士與蒙古軍對戰

雖然擊退蒙古帝國的入侵,鐮倉幕府的全力動員使國力透支,封賞不均和加稅造成內亂,不滿的地方武士和農民聯合發起反抗鐮倉幕府的執權(Shikken)北條氏家族(Hōjō clan)。鐮倉幕府逐漸衰敗,皇室也分成兩個派系相互爭位。

:平氏源自於大和國第50代天皇桓武所賜的皇族家姓。源氏源自於大和國第52代天皇嵯峨(Emperor Saga)所賜的皇族家姓。平氏和源氏原本都是屬於貴族出身的「公家」,分出的後代逐漸成為地方的封建豪族,後來成為天皇作戰的武士階級的「武家」。
平安時代晚期,平氏家族的武將平清盛(Taira no Kiyomori)成為天皇的岳父,後來逼退他的天皇女婿改擁立他的外孫成為天皇,強大的平氏家族成為掌政的武家貴族。平氏和源氏家族之間的宿敵爭權合戰的過程,是日本著名的歷史故事。
:關西地方,又稱為近畿地方(Kinki region)。漢字「畿」的原意是國都附近的地區。日本大和帝國奈良時代學習支那唐帝國行政體制,將本州山城國京都附近的畿內五國地區稱為近畿地方,而偏遠地方的行政區分為七道,成為五畿七道的「令制國」行政體制。七道分別為東海道、東山道、北陸道、山陰道、山陽道、南海道,以及西海道。並以位在本州東北方的東海道、東山道、北陸道的三個關隘為界,以東稱為東國地方,以西稱為西國地方。
五畿七道
後來,這種行政區域劃分在鐮倉時代成為關東和關西地區。後來大和帝國征服更北方的蝦夷地,再將蝦夷地規劃為北海道,成為五畿八道。演變到現今,日本關東地區主要是以東京為中心,關西則以大阪為中心。只剩下北海道留有古令制國地名。
:幕府也就是將軍的幕府(Shogunate)。將軍就是征夷大將軍,也就是在桓武天皇為征討蝦夷人而徵募職業武士時,所封授的最高指揮將領的名銜。後來成為武士階級的最高官銜。
:因為神道教的經典記載,天皇是神的後代,大和帝國的君權是神授而來,因此即使是完全攝政的幕府將軍如何的強大,他也不敢弒君自稱天皇,並且必須取得京都天皇的封命才可正式成為將軍。本質上,幕府就像是一種由武官主導的軍政內閣制,不同於現今由文官主導的立憲內閣制。
:西元1274年,蒙古帝國聯軍第一次入侵作戰時,遭遇熱帶風暴。西元1281年,蒙古帝國聯軍第二次入侵作戰時,遭遇更大的颱風。接連兩次有突變天氣的祐助,日本的神道教徒稱為「神風」。
:「執權」是征夷大將軍幕府內最高的行政幕僚官職。鐮倉幕府的第3代將軍源實朝被暗殺後,執權的北條氏家族成為幕府內的實際掌權者。也就是說,「將軍」也可變成是虛位。後來,北條家權力沒落,變成是虛位的「職權」又可被代理。這種代理掌權卻不敢僭位是日本君權神授體制的特徵,而且授予代理的權力也可以被收回。有關於神授君主權(sovereign)的絕對和永久以及授予代理,詳見:「國家論」(SIX BOOKS OF THE COMMONWEALTH)漢文節譯二:有關國家主權

延伸閱讀:
「國家論」(SIX BOOKS OF THE COMMONWEALTH)漢文節譯一
「國家論」(SIX BOOKS OF THE COMMONWEALTH)漢文節譯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